小北辰一直是个小馋猫,昨晚北辰奶奶正在吃红烧牛肉面的时候不小心被小北辰看见了!闻到香味的他立马屁颠屁颠地就走到奶奶跟前,目光如炬、眼神坚定地望向面碗,然后扑腾着两只小手,嗷嗷嗷!、啊啊啊!地大声尖叫着,不用猜都知道他想表达:我也要吃!
最后被吵得没办法的奶奶只好用夹出一小根面条,用清水涮了涮,喂给了小北辰……可北辰爸在一旁却神情严肃,说道:这娃脾气真急,总是大吼大叫的,得改!
于是北辰妈笑着打趣道:你要这么想,咱儿子多聪明,都知道通过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看他自主意识多强啊,就差说话了!
是啊,对于不会说话的宝宝而言,尖叫本就是他们与这个世界沟通的特殊方式,与他们爱拍打、爱哭闹一样,都是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每家都有个爱尖叫的娃,你会发现,在某段时期,自家的宝宝像是尖叫鸡上身了一样,突然爱上了尖叫,有时走在路上,还会突然给你飙个海豚音,让家长颇为尴尬。
每个宝宝都要经历尖叫期
尖叫是宝宝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过渡,它是宝宝对环境的积极反馈,也是宝宝向父母诉说自己的意愿并寻求满足的好办法。
宝宝学会使用尖叫,说明宝宝具备自由驾驭语言的能力,也标志着宝宝的心理发展良好,正在努力为学习真正的语言做准备。
一般来说,宝宝出现尖叫的时候,通常在他们牙牙学语之前,(6岁后,随着孩子言语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孩子尖叫的次数、强度、每次的持续时间会减少),因为此时的他们已经有了发出声音的能力,不过暂时还没有说话的能力,于是他们喜欢上了另一种能够与大人沟通的方式——尖叫。
1.通过尖叫,宝宝能迅速获得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