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交卷啦烟台公交都市建设5年来硕果累累
TUhjnbcbe - 2022/9/20 9:07:00
身上有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60.html

记者于洋

处暑至,秋意凉。近日,随着24台崭新的10路“阳光巴士”从上海滩公交场站驶出,烟台公交集团提前四个月完成年度更新台纯电动空调公交车的任务,这是“公交都市”创建的又一重大成果,在初秋时节,为港城市民送来切实便利与贴心温暖。

年8月,在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支持下,烟台成功入选“十三五”时期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城市。5年来,烟台紧紧围绕“公共交通引领带状组团滨海旅游城市绿色便捷出行”创建主题,不忘初心,朝着“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目标扎实迈进,取得累累硕果。

近日,烟台公交集团上新24台崭新的10路“阳光巴士”。

加强顶层谋划

“配套*策非常‘给力’”

年8月以来,烟台在交通运输部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指导和帮助下,出台了《烟台市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等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的综合性*策,编制了公交线网整合优化等专项规划,全面开启烟台“公交都市”创建之路。

“相比其他参建的兄弟城市,烟台最大的优势在于顶层设计的前瞻性,配套*策非常‘给力’。”济南市*设计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抓住机遇,顺势而为。自创建“公交都市”以来,烟台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督办;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健全机制,精准发力。创建期间,烟台市区内原三家公交公司整合为一家,彻底消除了经营区域壁垒,有效助力市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建立了常态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市级累计拨付各项补贴8.8亿元,累计投入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1.8亿元,有效保障了公交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健全了一系列用地、安全保障制度,为公共交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确保规划步步落实。

城市管理者紧抓机遇、严抓落实,各部门全力配合、共治共建,烟台“公交都市”的创建如虎添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为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贡献独具特色的“烟台经验”。

年,烟台首次引进10台18米铰接式大容量新能源空调公交车并投入1路运行。

落实惠民服务

打造“人民满意公交”

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烟台始终秉持打造“人民满意公交”的初心,牢记“乘客满意是幸福公交的追求”的使命,不断为老百姓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畅通的公交出行条件。

“烟台公交坐多远都只用一元,对烟台印象分大大增加,坐着公交、听着歌、看着海,太舒服了!”外地游客小栗为烟台“一元公交”惠民*策点赞。

年1月1日起,烟台除旅游公交、定制公交等特色公交线路外,其余常规公交全部实行“一元一票制”。烟台成为继广东省珠海市之后全国第二个实现“一元公交”主城区全覆盖的城市,降低了市民出行成本,对于跨区的“上班族”,一年可节约出行支出70%,实现真正的让利于民。这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和减排压力,还大大增加了城市的美誉度。

乘坐公交出行不仅省钱,而且省力又省时。“公交都市”创建期间,烟台累计优化线路条;打造“免费微循环接驳+快速主干线通行”的公交出行新模式,开辟了9条“接驳公交(微循环)”,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同时,开通了“快1路”“快21路”“快61路”等3条大站快线,形成了串联市区各组团的“快线”网络,充分满足了各类乘客的不同出行需求。

在加快城市公交系统建设的同时,烟台努力推进公交惠农。年5月,烟台公交开通“助农专线”,连接农田、通往市区,沿线经过各大农贸集市,为农产品“出村”提供了新思路,解决了乡村果农、菜农进城难的问题,大大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受到农民朋友交口称赞。

“建设公共交通是一项民生工程。”烟台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生活息息相关,要不断完善公交设施保障、提供优质服务,让越多越多的人享受到便捷出行的红利,感受到“公交都市”创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并主动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烟台曲村附近的菜农、果农搭乘“助农专线”前往市区出售果蔬。

倡导绿色出行

“慢城生活很安逸”

“烟台是一座慢城,不像一些南方城市,坐上地铁公交就要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在烟台工作九年了,每天乘公交上下班,越来越方便了,这种慢行很舒服,没必要买代步车。”来自广东的漂漂表示,在烟台工作生活让他感到很安逸。

近年来,烟台将慢行系统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以“串山、观海、揽城”为目标,加快推进慢行系统建设,打造了安全、通畅、舒适、宜人的出行系统,形成了快慢相宜、刚柔并济的宜居城市交通体系。创建期间,共建设绿道公里,改造慢行系统56公里,结合市区14条道路综合改造提升铺筑自行车专用道52公里,中心城区基本形成良好的慢行系统;在人行过街需求较大的路口安装26处“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按钮”,有效保障了行人过街的安全性,让建筑和街道更有温度。

绿色公交,守护烟台碧海蓝天。创建期间,购置新能源车辆辆,绿色公交车辆比率由64.3%提升至91.4%,配套充电站44处、充电桩台,加气站8处、加气机21台。同时,在高新区、东里、宫家岛3处公交场站建成光伏充电站,在省内首次将光伏技术应用于公交运营,是烟台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成果。每年可节约标准煤吨,减排二氧化碳吨,对烟台发展清洁能源,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具有深远意义。

随着公交车辆不断更新、城市线路的持续优化,以及在烟台市*府、市交通运输局和公交集团的绿色出行宣传活动的加持下,“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完善和构建,是对绿色交通出行的极大推动,是对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烟台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慢行交通系统安全、便捷、舒适,可以让市民主动选择绿色出行,慢下脚步,享受烟台的仙美。

年末,61路更新为“海豚”造型的纯电动新能源空调车。

强化文化引领

“公交车彰显着烟台的浪漫”

公交车穿梭在城市的经纬中,宛如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不仅是市民出行的工具,更是宣传城市形象的窗口。作为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城市,全国唯一获得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地级市,烟台综合实力强劲,生态环境优美,“公交都市”的创建将车厢、站台作为文化宣传的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主题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公交车成为城市文化引领的一个缩影。

围绕“公共交通引领带状组团滨海旅游城市绿色便捷出行”的主题,烟台“公交都市”创建打造特色旅游线路,针对16处景区设置近40条线路,其中17路最具代表性,被称为烟台流动的城市地标。

自年开通以来,17路双层公交巴士是烟台最具特色的一条旅游公交线,可“一元看遍最美海岸线”,成为烟台的网红打卡地。创建期间,20辆新能源纯电动双层空调公交车投入17路运营,以“滨海蓝”为主色调,配以浪花、海鸥、灯塔等造型,充分展现港城风貌,不仅肩负着服务大众出行的职责,还打造着“仙境海岸、鲜美烟台”的城市名片。

“‘爱在17,爱在一起’,17路车真的太让人难以忘怀了。”烟台大学的孙同学感慨道,到烟台读书三年来,感受到了烟台公交的日新月异,“公交车像一个流动的文化符号,彰显着烟台的浪漫”。这令即将毕业的他“爱在烟台,难以离开”。

年毕业季,烟台大学毕业生与“搭载青春”的17路合影留念。

“公交都市”创建5年来,烟台“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公交发展新格局正在实现。回望来时路,远眺新征程。烟台将以“公交都市”创建为契机,继往开来,持续推进“公交都市”再上新台阶,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市民便捷出行作出更大贡献,为公交优先和绿色出行发展贡献烟台经验。

1
查看完整版本: 交卷啦烟台公交都市建设5年来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