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ldquo小海豚的母语是英语rd
TUhjnbcbe - 2021/7/15 14:29:00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bdfyy/

中国人培养出英语母语的孩子!!

“你们两个中国人居然培养出来一个英语母语的孩子!”香港大学的陈教授表示不可思议。

我们夫妻两个都是内地长大,成年之后在美国留学。英文都不错,大约介于专业交流和母语之间,专业交流有余,距离母语仍然有距离。小海豚是我儿子,今年9岁,在国际学校读小学。本篇详细讲讲小海豚的语言发展的过程,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心理学父母的循证育儿

首先提醒一下,这篇文章不是如何培养孩子语言发展的手册,我的目的不是鼓励你用我们的做法去培养自己的孩子。而是解释我们的做法的原因,小海豚刚好是我们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在育儿上的实例。

很多人听说过科学育儿,这个说法会引起很大的误解。仿佛有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做法,把孩子像实验室的老鼠一样培养,就可以达到大人的目标。其实,大家应该放弃科学育儿这个说法,改为“循证育儿”。循证和科学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目的是用理论来解释现象,但不是所有的理论,或者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只有那些经过实证检验的理论才是值得接受的。实证并不是说有证据就可以了,而是需要系统的证据。

再次强调,个案并不能说明问题。你不能说王老师这样养孩子,孩子很好,就证明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在香港理工大学教书的时候,有过一个学生。她的英文让我惊艳,标准的美式口音,表达非常流利。我好奇地问她是不是在国外呆过。她说她在西安长大,来香港3年,没有在国外呆过。可见很多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结果。

我们夫妻两个都是心理学家,我太太的研究方向是儿童认知发展。但我们并不会想当然地以为掌握了育儿的精髓。在重大问题上,我们完全是遵循“循证育儿”的。了解了我们的方法,哪怕你不是心理学家,也可以按照我们的做法来做,会大大提高你的育儿实践的科学性。你的孩子将来会非常感谢你的。

循证育儿可以简化为四个步骤。一、明确问题;二、搜索文献看看有哪些科学理论能够解释;三、阅读最新的证据,了解哪些理论有最强的证据支持;四、按照理论的指导来实践。

比如我们想知道“是否应该给孩子看iPad”。第一步明确问题,比如看iPad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为什么?然后看证据。最后得出结论。

我们的结论是有证据表明iPad对孩子的认知、动作和社交情绪都有好处。很多人担心看屏幕太久会导致近视,但证据表明导致近视的原因是遗传和户外时间,屏幕只是背锅而已。于是小海豚10个月就有了自己的iPadmini,自己知道密码,从来就没有限制过他看。每每回想起来,都仿佛能够看到一岁的小海豚坐在床上,打开iPad,输入密码,打开YouTube,按一下麦克风的标志,奶声奶气地说“ThomasandFriends”,胖嘟嘟的小脸充满期待地看着YouTube给出的一系列他热爱的托马斯小火车的视频。小海豚现在9岁了,父母都近视,但是他不近视。

小海豚的语言天赋

凡尔赛一下!小海豚从小就表露出很强的语言天赋。3个月开始叫妈妈,5个月就开始叫爸爸。一岁的时候词汇量就不小了,并开始用句子,就是有主语谓语的那种。两岁的时候可以一口气说出上百个托马斯小火车的名字。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的阅读能力就已经高出同龄人很多。

香港人通常说两文三语,指的是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普通话、粤语和英文三种语言。我家没有人说粤语,周围说粤语的朋友也很少。家里的佣工是菲律宾人,平时说英文。我们两个中英文都说。上一辈和内地家人则说普通话。

有些父母不敢和孩子对话,担心自己的口音会影响孩子的口音,甚至有些香港父母担心家佣的口音会带坏孩子的口音。

其实,不管什么语言,是不是母语,任何人说话都有口音。如果你说的是普通话,你可能有东北口音,北京口音,广东口音;哪怕大家公认你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其实也是一种口音。如果你说的是英文,不管你说的是牛津音,伦敦音(Cockney),还是美国口音,每个人都有口音。我从小学的是英式口音,大学主要是美音,最终我的口音更接近美式。

除了我们,小海豚沟通最多的是我家的菲律宾家佣,她的英文不错,但口音很明显。小海豚在英国读了半年幼稚园,老师和同学都是英式。在香港读书的老师来自澳洲和欧洲居多。在网上看YouTube的作者也大部分在欧洲。这样一个复杂的语言环境下,小海豚的口音更接近美式。

语言到底是怎么来的?

达尔文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都是演化的产物。但是语言的存在是他的演化论最大的挑战之一。因为看起来似乎只有人类有语言。如果演化论是正确的话,那么至少那些和人类接近的动物也应该是有语言的。注意,这里说的是口语,不是文字。文字作为符号,完全是创造出来的。近代的研究证据是支持达尔文的,很多动物用各种信号来沟通,和人类的语言有本质上是一致的。

达尔文,詹姆斯,乔姆斯基以及平克等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门艺术,虽然有语法和规律,但是饱含着创造性。乔姆斯基指出,人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是新的。也许你背诵的是前人的句子,但是你还是需要加入你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你的想法。

我当年学习英语的时候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语法,背单词。这种教学方法背后的理论是如果一个人掌握了语法和词汇,就掌握了一门语言。结果是把学语言搞成了一个极其无聊的活动。我在语言方面还是有一些天赋的,但是中学大学学英语的过程始终是一个折磨。一直到不再上课了之后,我的英文水平才开始突飞猛进。

当年还有人推崇背诵《新概念英语》,说这样就可以在考试的时候写出标准的英文了。我教书这么多年,发现很多内地的学生的英文写作里有很多“剽窃”的内容,可能就是和这个观点有关。我很同情这些学生,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觉得这是剽窃。

那么,不背诵如何学习语言呢?

很多证据表明,人天生有习得语言的结构和直觉。MIT的认知心理学家StevenPinker说人有“获得语言艺术的直觉”。StevenPinker指出,语言并不是人们习得的文化营造出来的东西,而是脑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的产物。

儿童的语言习得是自发的,不需要有意识的努力,也不需要正式的教学,不需要意识到背后的逻辑,每个人都一样的东西。蜘蛛天生就有动力和能力来织网,人天生就有动力和能力掌握语言。

所以,做父母的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语言并不是父母乃至学校教出来的。而是孩子根据自己的生理基础,在和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发展完善起来的。简单来说,就是你给孩子一个语言环境,他自然就学会了。

小海豚的语言环境

我们在给小海豚找小学的时候,面试过一些香港的学校。大部分学校面试的内容是孩子的能力,比如能不能识别颜色,能不能听懂指令,甚至是不是有礼貌。只有一个学校面试的时候不在乎孩子,而是和父母交流,交流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孩子的家里有没有良好的英文语言环境。这个学校才真正明白教育的真谛。

当然,这里说的是语言,并不是写作,写作是另外一个能力,是必须要学习的。一个口若悬河语言能力很强的人不一定写作也很强,反之亦然。

那么,我们是如何给小海豚提供语言环境的呢?

从小海豚一出生开始,我们就和他交谈。注意,是交谈,不是教他说话。我们和他说话的时候会看着他,因为交谈的时候一般都是看着对方的。我们也从来不使用那些叠字,比如“鸭鸭”,“车车”这种的。这是大人的误解,以为孩子只能理解这样的表达,其实只是增加孩子的混淆和困扰。就像大人交流一样,我们还注意流出停顿。比如我们对他说:“今天天气不错哦,是不是?”然后会停顿一下。有时候小海豚会给出一个回应,比如“嗯”一下。要知道,这个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奇怪的。几个月都不到的孩子,你和他说话有什么用,他又不懂。但是,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做法,小海豚很小的时候就会在大人说话的时候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小海豚的母语是英语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