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深蓝
TUhjnbcbe - 2021/5/16 22:00:00

我喜欢那一片深蓝。

我喜欢漂浮在深蓝中的失重感,毫无压力,自由自在,只需调整脚蹼的方向,我就可以去往我喜欢的地方。

我喜欢听耳边“咕噜咕噜”的声音,那是嘴里呼出的气泡,在向海面上升的过程中,化成透明的音符,谱写的美妙歌声。

我喜欢在深蓝中,深深地吸气,缓缓地吐气,调节中性浮力,这海中的瑜伽让我可以悬浮在任何我想待着的地方,哪怕是悬崖。

潜水,是我们全家的爱好。

我和猪爸

三十岁那年,我和猪爸第一次接触潜水,幸运的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潜在一片非常美丽的海域-泰国皮皮岛玛雅湾。第一次,我们知道了什么叫水肺潜水;第一次见到了电影上才看见的氧气瓶、潜水夹克、潜水面罩等等装备;第一次学会了水下的基本手势;第一次克服忐忑不安的心跟着潜水教练下潜,体会到了水中的压力。。。。。。

这如许多的第一次让我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从此相信电影《海底总动员》中的画面,是真的!海底世界的美,无法言喻。

拍摄于印尼科莫多国家公园海底

这些海底世界的居民,有自己的生活规则和习性,大家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虽然数量众多,但是绝对不会发生撞车现象。珊瑚是海底居民的栖息地,这些五彩斑斓的珊瑚是很好的推销员,无论是扇形珊瑚,还是脑状珊瑚,或者是鹿角珊瑚,大家都以自己鲜艳的颜色和复杂的结构吸引着海底居民居住。很难想象,这些小小的珊瑚虫能够有这样坚强的毅力,历经千百万年,为海洋形成一座座岛屿。

川流不息的鱼群,拍摄于马尔代夫薇拉瓦鲁

玛雅湾的潜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一群群五颜六色的小鱼。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生物,鱼群总是毫不客气地围攻,一会儿是金色的小鱼群,一会儿是红色的小鱼群,一会儿银色的鱼群也出动了。金色、红色和银色在我们面前交替闪耀,我怀疑我是不是变成了“尼莫”,让大家这样兴师动众。二零零四年,玛雅湾的海底珊瑚,美得让人窒息,因为有美丽的珊瑚,所以有美丽的鱼群,玛雅湾潜水,让我终身难忘。

马尔代夫马富士岛的护士鲨

接下来的几年,我和猪爸着了魔似的往泰国跑,不为别的,只为去体验那种失重的感觉。在勤恳工作几个月后,漂浮在海中当条鱼可以让我俩释放压力,偷得几日闲。但是奇怪的是,那么多年,我们俩谁也没想过考本潜水证,其实,我们各自在心里觉得,执*潜水毕竟还是有风险的,我俩还是没有作好挑战这项极限运动的准备。怀着这样的心思,参加了多次体验潜后,我们迎来了小猪的横空出世。

小猪似乎是水中精灵,从来不怕水。在他八岁那年,在泰国丽贝岛,我们让他参加了“泡泡小战士”。小小人儿背着小小氧气瓶,穿着全套潜水装备,毫不犹豫地跳入海中,开始了他的潜水生涯。

八岁的小猪第一次潜水

蓝色的海洋为小猪打开了一扇窗,虽然只潜了两米,虽然只有十分钟,但是兴奋的小猪告诉我海底是如何美丽,他看见了书本上的砗磲贝、蓝色的海星、调皮的小丑鱼,还有好多说不上名字的宝贝。那一刻,我做了一个决定,告诉小猪:“等你到了十周岁,我们全家去考潜水证。”

就这样,在小猪的激励下,在他十周岁那年,我和猪爸以四十好几的年龄,终于完成了我俩人生中的一大挑战,和小猪一起考了本潜水证。

小猪对海洋的适应力让我佩服,只要给他个面镜,他就可以像鱼一样潜入大海,我怀疑他是不是能像巴瑶人那样在海中生存。考潜水证的过程对于他来说不是挑战,是新奇。

自由自在的小猪

诗巴丹,是我们拿到PADI初级潜水证后的第一潜。

诗巴丹不愧是世界闻名的潜水圣地,珊瑚保护完整,鱼种丰富。白鳍鲨、海龟随处可见。我第一次自由地漫步在这个熟悉的世界里,充分地利用呼吸调节中性浮力,让自己悬浮在海百合旁边专心拍摄,欣赏它柔软的触手随波飘动。

海百合

小丑鱼是我最喜欢拍摄的海洋居民,它们总是一家子住在一朵海葵里,虽然娇小可爱,但是有极其强烈的护家意识,只要我靠得太近,它们就会勇敢地向我发起攻击。

小丑鱼

白鳍鲨虽然长相不友好,但是只要我们静静地从它们身边滑过,它们才懒得抬眼看我们。最有趣的是憨态可掬的大海龟,趴在悬崖边缩头缩脑,犹豫着:“我是离开呢?还是留下拍照?”

鱼墙,是诗巴丹常见的风景。我们遇到了六代鯵鱼群和狼鱼群。当置身于庞大的密不透风的鱼墙前,还真是不知道该不该冲进去。难怪沙丁鱼为了自保,组成巨大的鱼墙不停旋转,鲸鱼和鲨鱼估计和我此时的心情一样,围着鱼墙打转。海洋生物以抱团的方式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海底世界中求生。

诗巴丹的鱼墙,男主角-猪爸,摄影师-我

在我日后的潜水生涯中,诗巴丹是我潜过的最美的海域。

小猪是我最好的潜伴。

我和小猪

我们一起在菲律宾的杜马盖地看鲸鲨,锡岛追海龟。

在马尔代夫马富士岛偶遇海豚是一大惊喜。

海豚的叫声在海底的传播性极强,我们大老远就听见了,趴在礁石上静静等待,直到它们隆重出场。这些海洋骑士一边唱着歌,一边跳跃着从我们身边箭一般游过,丝绸般光滑的皮肤触手可及,我真希望有一只能停下让我抚摸。即使咬着呼吸嘴,我们还是兴奋地发出“嗯嗯嗯”的“叫声”,我抓着水下摄像机,潜导抓着我的手,咱俩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拍,才能把这么精彩的画面统统拍进摄像机。这群海洋骑士嬉笑着互相追逐着远去,留下心脏狂跳的我们在海中回味。同船的潜友们说,是小猪给大家带来的好运。

在马尔代夫偶遇海豚

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千万不要去看薇拉瓦鲁不计其数的玻璃鱼。那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团队,让我想起了《海底总动员》中为“尼莫”和“多莉”指路的鱼群。它们在我们头顶不断变化着队形,没有重样。也许对我们产生了好奇,这个大部队把我们围了起来,可是当我伸手想要触摸它们时,它们却又本着“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纪律马上退去。

变化莫测的鱼群

疫情前的最后一潜是在印尼科莫多国家公园。印尼独特的火山地貌孕育了神奇的海洋生物。鮃鱼趴在沙地上用它的海洋保护色隐藏自己;蝠鲼张开大“翅膀”在海底缓缓前行;狮子鱼张开它所有的*刺挂在珊瑚上,静候着猎物上钩;海鳗张着嘴巴警告我们不要惹它,看着它锋利的牙齿我们怎么敢靠近?最淡定的要属一只乌贼,一动不动悬浮在礁石旁边,这种聪明的生物能够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悬浮在礁石旁边的这位就让自己变成了礁石的颜色,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猪爸比乌贼更有趣,虽然他凑热闹和我们围成一圈,却久久弄不明白我们在看什么。乌贼先生以它的智慧赢过了猪爸。

骗过了猪爸的乌贼先生

狡猾的狮子鱼静候猎物上钩,拍摄于印尼

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是海洋,这个蓝色的星球因为海洋而美丽。但是在近几年的潜水中,我再没见到十七年前像泰国皮皮岛玛雅湾那样五彩斑斓的珊瑚,即使后来我又回到了皮皮岛,再次潜入玛雅湾,我还是没能找到记忆中的珊瑚群。印度洋海啸的重创和日益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毁坏了珊瑚,导致珊瑚白化、死亡,哪怕是马尔代夫也难逃厄运。在马尔代夫,我特意带着小猪和大伙伴、小伙伴们一起上了一堂海洋生态课程,我们和岛上的海洋生物学家一起潜入大海,捕捉吃珊瑚的面包海星,带上岸把它们消灭。我希望我能以一己之力,保护海洋,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我希望当我再次潜入深海时,能够看见记忆中美丽的珊瑚礁。

吃珊瑚的面包海星

这一片深蓝,诱惑着我,多少次在梦中,我又潜入深海,均匀的呼吸声,失重的漂浮感,聆听气泡在耳边上升。。。。。。这片深蓝,让我着迷。

暖了一个冬天的蕾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