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雅云精选67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底
TUhjnbcbe - 2021/2/17 3:04:00
全文音频

Hello,这里是雅云精选,我是Alex。

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其实是要提升孩子对别人的心里的感知能力,甚至还要能觉察别人的心里对另外的人的心理的猜测。这是一项特别复杂的能力。家长应该如何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说到社交能力,就必须要讲到心理理论能力。

迪士尼的一部动画片叫做《头脑特工队》,里面有一个大象、俚猫、棉花糖和海豚组成的生物,名字叫做BingBong,这个可爱的动物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它住在小女孩莱利的头脑里面,是这个小女孩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这种假想的同伴,其实是儿童玩游戏的时候,常见的一种现象。

耶鲁大学医学院做过调查,大概65%的儿童有假想伙伴。可能有很多中国的家长觉得这无法理解,假如你看见自己孩子在跟想象中的同伴玩耍,估计你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或者你会觉得是不是自己陪他的时间太少,孩子太孤单才会这样的。

其实你的担心是多余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系玛乔丽·泰勒教授在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假想同伴及创造出它们的儿童》,介绍了关于儿童假想伙伴的研究。她发现,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会更善于猜测别人的心思、感受和行为,社会化程度也会更高。这就是心理理论能力,心理学的术语,叫TheoryofMind。

一般来说,孩子在一岁开始,心理理论能力就开始出现了,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他更能逐渐地去理解别人、跟别人互动,到3-4岁的时候,孩子的心理理论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到5岁就已经比较健全了。

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把人的心理理论能力按照度数进行了划分。

第一度是自我意识,也就是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

第二度,是知道别人的心理,能够感知别人会怎么想。

第三度开始就会趋于复杂,是要知道别人知道的另一个人的心理。说起来有些拗口,就好像孩子看见爸爸在小心翼翼的跟妈妈说话,他就会知道是爸爸表现得小心翼翼是因为爸爸知道妈妈心情不好。

随着年龄增长和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大部分成年人的心理理论能力会在五度上下。这是一种什么能力呢?比如:我知道你在猜想小张会相信小王一定会支持小红当组长。

这是不是很复杂?那孩子怎么才能发展出这么复杂的心理理论能力呢?让孩子不再是说自己的想法,而是会去想象,别人在这个情况下会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甚至更深一层的去感知别人会感觉的其他人的想法,而这种心理理论能力的锻炼,通过假装游戏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刚才我们说到孩子可能会有假想的同伴,其实,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假装游戏。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有假想的同伴,就大可不必再担心,因为这是孩子的心理理论在升级,社会化程度在提高。

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高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

第一个是从语言开始。为什么是从语言开始呢?因为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语言思维的发展。你可以在孩子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多教孩子一些词语,像“快乐”和“悲伤”之类的感觉词,以及“想要”、“喜欢”和“需要”这些表达愿望的词语。这其实就是在锻炼孩子的一度心理理论。

等到孩子3岁以后,这个时候的第二度心理理论开始发展,这时候要教他使用描述别人心理状态的词,如“他知道”、“他想”。以及用一些三度心理理论的词汇,比如“他假装自己是一颗小草”。

研究也发现,假如父母经常引导孩子表达愿望,描述情绪的话,那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就会更强。因此,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和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过程高度重合,所以你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第二个方面,就是刚才谈到的假装游戏。让孩子多玩假装游戏好处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在跟自己的假想伙伴说话的时候,不要大惊小怪,最好是可以随时的加入进去,跟他一起和假想的伙伴聊天。你可以借此机会对他的假想伙伴提出的一个假想问题,这样会加倍考验孩子的想象力。

然后第三个方面就是让假装游戏不只是有假想伙伴,还有角色扮演。比如最普通的过家家游戏,你演爸爸,我演妈妈,他演宝宝,还可以有医生、警察、科学家、老师等等都可以。

一个专业的家长,不会认为过家家只有小孩子才能玩的游戏。这种游戏的外延其实特别大,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回来,你就可以跟他玩,让他扮演老师,你来演小朋友等等。

你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男孩子整天都在大喊大叫,天马流星拳,钻石星辰拳,然后比划各种动作,嘴里还会模仿声音效果,女孩子也会突然来一下:我代表月亮消灭你,等等,放在现在来看,这不就是cosplay吗?不过现在的孩子可以假装扮演的角色挺多,什么雷神、蜘蛛侠、超人等等,都是孩子扮演的对象。

你可能会有担心:“孩子经常玩这种假装游戏,会不会就当真了呢?”这个是很多家长的普遍担心,一说到假想的伙伴,你可能会想起那些精神病人,其实这一点你不用担心,科学家早就进行了充分的观察和研究,孩子对于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想出来的,分得很清楚。

就像小孩子抱着布偶娃娃一起睡觉,会一边给它盖被子,还一边唠唠叨叨的,不盖被子要着凉,你要听话,要乖,睡了起来再玩等等,但是现实中跟父母说话却绝不会这样,这只是他们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学习和练习。

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

假装游戏,包括假想同伴、角色扮演,对孩子有益无害。你可以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从语言上引导他说一些表达情绪和愿望的词语,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多参与到孩子的假装游戏中去,让他多玩角色扮演类游戏。这些方法可以提升他的心理理论能力,他的社交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希望今天内容对你有启发和帮助。如果你也经常在家里和孩子玩假装游戏,或者对于提升孩子社交能力有什么心得,欢迎你在文章评论区留言,或者在蔚来社区搜索“雅云星点教育俱乐部”就可以了,等你喔!

我们下一讲见!

雅云Alex

1
查看完整版本: 雅云精选67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