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白海豚(Sousachinensis)是国家惟一一级保护的海洋鲸豚,被誉为“海上国宝”。在中国,中华白河豚在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都有分布,据文献记载,最北可达长江南部沿海,向南延伸至福建、广东、广西沿岸海。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破坏,它的分布栖息海域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在福建以北沿海很少见到。目前,中华白海豚仅在厦门九龙江口水域、广东珠江口水域、香港大屿山以北水域和围绕龙鼓洲及沙洲的水域中保持较大的种群。近年,在广西北部湾发现中华白海豚活动频繁,具备一定的数量。
中华白海豚
今天小编我为大家科普一下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相关知识。
●●●
中华白海豚(学名:Sousachinensis),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虎鲸的近亲。很多市民及渔民均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和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
外形特征
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锤型,喙突出狭长,刚出生的白海豚约1米长,性成熟个体体长2.0~2.5m,最长达2.7m,体重~kg;背鳍突出,位于近中央处,呈后倾三角形;胸鳍较圆浑,基部较宽,运动极为灵活;尾鳍呈水平状,健壮有力,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叶,有利于其快速游泳。
习性特征
中华白海豚的摄食消化系统与陆上哺乳动物完全一致,进食主要以棘头梅童鱼、凤鲚、银鲳、乌鲳、白姑鱼、龙头鱼、大*鱼等为主。
据百度百科统计,广西北部湾海域共发现中华白海豚64头次,尤以儒艮保护区及周边海域发现较多,合浦的其它海域,北海及钦州湾等近岸海域均有发现。ps:钦州市三娘湾景区可乘船出海观看白海豚,要看运气哦,望大家的运气都满满哦!!!
中华白海豚很少进入深度超过25m的海域,主要栖息地为红树林水道、海湾、热带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咸水中。
幼体时为暗灰色,随年龄增长变浅,亚成体灰色和粉红色相杂,成体纯白色,常由于充血而透出粉红色;有些成体的身体上有暗色斑点,少数个体在呼吸孔后的颈部有暗色斑点形成的环。
让我们携手保护白海豚
讲钦城故事,我们在行动
文字丨钦城小C
排版丨钦城小粽子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