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7月6日在台州临海头门港搁浅12头瓜头鲸后,今天(7月11日)12时03分,温岭市消防救援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温岭市东部新区东海塘,两条疑似鲸鱼搁浅。
视频来源:浙江之声
记者从台州市消防支队获悉,12时14分,东部新区消防力量首先到场,当时海水约有30厘米深。赶到现场的专家表示,此次搁浅的鲸豚是瓜头鲸,体长约3米,重达5、6百斤,同时也确定,这两头并非此前临海市放生的瓜头鲸。
据现场救援人员初步判断,现场为两条鲸鱼搁浅,由于正值退潮期间,水位较低,消防救援人员徒手为鲸鱼挖水坑,然后为其盖上湿毛巾,并不断地给鲸鱼的身体浇水,保持湿润,现场其他救援人员则用雨伞人工支起一个个“遮阳罩”,给鲸鱼降温。
截至14时45分,尽管救援人员克服现场泥泞、高温等困难紧张施救,但1头搁浅的鲸鱼已确认死亡。
当地消防、公安、海洋与渔业局、民间救援队等救援部门已全部到场处置,目前救援仍在紧张进行当中。
这样的事情,近日正在不断上演。
7月9日中午,在宁海西店镇樟树村海域,有群众发现有2只海豚搁浅,立即报警求助。相关部门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图片来源:都市快报
据现场相关专家鉴定,搁浅的是糙齿海豚,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9日下午,经过5个小时的救援,两条海豚被成功营救,身体状况良好,具备放生条件,将在专家和渔政船的护送下,在水深大于15米的外海放生。
此前,12头瓜头鲸在台州临海市头门港海域冲滩搁浅。
7月6日上午8时许,临海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接到报警,有十余头瓜头鲸搁浅在北洋坝滩涂上,需要紧急救援。
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到达现场后,执法人员发现一共有12条瓜头鲸搁浅在滩涂上,执法人员和已经在现场的乡镇、公安等工作人员一起分工合作,一部分在岸边挖水坑,然后四五个人为一小组,将搁浅在滩涂上的瓜头鲸,一条条地扛到挖好的水坑里,并为瓜头鲸盖上湿毛巾,不断地给瓜头鲸的身上浇水,防止领航鲸身上的水分蒸发。
7月6日,3头搁浅的瓜头鲸失去生命体征,只剩9头存活。
此后,临海市陆续将符合放归条件的8头瓜头鲸送往深海放归。然而,最后一头瓜头鲸状态不容乐观,救护组表示仍会全力抢救。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专家赵盛龙教授此前曾表示,搁浅的鲸鱼脱险后,事情并没有结束,还得有人留在这里看着。“特别要注意,鲸鱼在这个地方冲上来搁浅后,没过多久,它可能会再次冲上来,要连续守候几天。”
鲸鱼搁浅之谜
关于鲸搁浅和鲸集体自杀的报道全球每年都有,对鲸鱼的自杀之谜,各国的科学家们也有着种种推测。
与海岸地形气象条件有关。
因捕食者的追击或人类的骚扰而受到刺激,仓惶登陆时遭遇搁浅。
因为嘴馋贪吃被近岸的食物吸引,退潮后被搁浅。
鲸鱼会跟着其“领导”一起行动从而搁浅。
据其祖先的两栖生活特性,鲸在水里遇到危险时,会逃到陆地上,因此形成了习惯。
在对一些个别搁浅鲸解剖分析时发现,有的鲸因为生病导致身体虚弱,被海水推上海岸而搁浅。
这些关于鲸的集体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鲸的搁浅与它的回声定位系统受损有关。
鲸的眼睛很小,且视力不佳,一头巨大的鲸连自己的身长可能都看不清楚。但是鲸具有一种高灵敏度的回声测距本领,能发出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类就是凭借这个本领测物、觅食和导航,准确度非常高。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呢?
首先是海上的噪音影响;其次鲸的耳内寄生虫也会破坏回声定位系统,使它们不能正确收听回声;还有被污染的海洋环境也可能扰乱鲸鱼的感觉。
图片源于网络
以上各种鲸鱼搁浅的原因还有待研究人员的探索,就目前来说,尽量救助搁浅的鲸鱼,使它们返回大海继续自由自在地生活和保护海洋环境,让鲸鱼有个舒适、安逸的家园,是我们保护鲸鱼能做到的。
值得提醒的是,鲸鱼搁浅后一旦死亡,留在滩涂上的尸体是非常危险的。尸体受到阳光暴晒后,内脏迅速腐败,在体内生成甲烷气体,有可能发生爆炸。这种爆炸的威力不亚于煤气爆炸,也有可能会滋生大量细菌,在空气中引发疾病,所以如果遇到,一定要远离。
图片源于网络
为何搁浅在台州?
关于瓜头鲸在台州搁浅,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博士,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博物馆负责人陈健曾经解答过这两个疑问。
关于鲸类搁浅原因,郝玉江认为应该具体分析。
“很难直接下定论。鲸类搁浅的原因有十多种,有可能是领头动物出现了问题,其他的会随之跟上;也可能是存在疾病,或者自身导航系统出现问题,无法辨认方向。”此外,气候变化、声呐干扰、地磁场变化,都会导致鲸类搁浅。
图片源于网络
有时候鲸类捕捉得太过用心,当它们越来越靠近岸边,遇上海水退潮,临近海岸的鲸鱼一失去海水的浮力,就会落在沙滩上。“每次搁浅的原因可能都不同,无法下定论。”
陈健说,鲸类搁浅现象每年都有发生。“首先要确认是不是病理性的原因,“现在是禁渔期,受到船只噪音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小。”
瓜头鲸是泛热带大洋性鲸类,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0度间的水域,在大西洋、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都有分布,算是数量比较多的鲸类。
图片来源:浙江日报
有时,瓜头鲸可能会随着温暖的洋流进入到温带水域。台州的维度在北纬28度左右,这一次出现在临海,可能与气候变暖有关。
“瓜头鲸在菲律宾一带比较常见。夏季到了,海水温度升高,它们的活动范围扩大,也出现在了台州这边较为温暖的海域,但这个维度对瓜头鲸来说算是比较靠北了。”
鲸豚搁浅事件引发网友热议
连日来,多个相关话题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有网友评论:为什么最近频频这样,心痛!
除了鲸鱼搁浅的原因,鲸鱼搁浅后救援的难度可能也让很多人有疑问——
为什么鲸鱼搁浅后死亡率很高,并且人类很难救援呢?
鲸类,尤其是大型鲸鱼搁浅后,是非常难救助的。
它们身体太大,体重太重,上岸后它们没有了海水的浮力,内脏和骨骼无法支撑体重,最后就会因为无法呼吸衰竭窒息。
它们的内脏会破裂,骨头会折断。阳光的暴晒下,它们会脱水,皮肤会干裂、感染、剥落。
这种死法,真的非常痛苦。
图片源于网络
帮助搁浅的鲸鱼返回大海,操作起来非常难,并且也有很大危险。
因为鲸鱼体积太大又很重,贸然把它们推回或拖拽回海中,可能会导致它们骨折或造成其他看不见的伤害。如果没有专业的救援知识,一般人不要贸然去救搁浅的鲸鱼,不然可能会好心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