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和解,人类应向动物学习
TUhjnbcbe - 2025/7/25 17:57:00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你就不能忽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战争。敌对双方总是针锋相对,寸步不让。而且,越来越升级的暴力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伤害,但是,人类似乎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好像我们人类根本不擅长解决争执。但是,看似“不可调和”的冲突,在很多动物中却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和解在动物界普遍存在

斑纹土狼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像生活在亲密团体中的其他动物一样,它们的日子并不会一直风平浪静,和和美美,也有很多纠纷。但斑纹土狼在纠纷过后并不会怀恨在心,它们打斗过后不到5分钟就会和好如初。你会看到它们重新在一起玩耍,舔一舔或摸一摸对方,或加入其他一些友好的动作如接吻来消除彼此间的紧张。

斑纹土狼并不是唯一擅长和解的动物,科学家目前了解到至少有27种灵长类物种有和解行为,另外,宽吻海豚甚至山羊也会和解。

哈尼,一只年轻的雌黑猩猩,在索要过路费时被其群体的首领尼克煽了一耳光。哈尼从打架中退出后,先是摸着它被打过的地方,然后,就躺在草地上望着远方。大约15分钟后,哈尼慢慢地站起来,径直走向了猩猩群中的尼克,用一系列轻轻的咕噜声问候尼克。然后伸出它的手臂,把手背递到尼克面前让它亲吻。吻手礼过后,它们又嘴对嘴地亲吻。

值得注意的是,在争吵中战败的一方——哈尼,主动寻求和解。事实上,在灵长类中,经常由打斗中的失利者来发起和解,这是在争端解决中最常用的方式。

尽管海豚的脸上永远挂着满足的笑容,但它们却具有令人惊奇的好斗本性。但如此好斗的海豚也喜欢和解。美国的研究人员在研究动物园中的宽吻海豚小群体的过程中发现,在打斗之后,敌对方会轻轻摩擦或可称为接触式游泳,此过程中,一只海豚拽着另一只海豚游过水池。

从以上这些方面来看,人类确实应该向这些动物学习,人类为什么不更宽容一些呢?诚然,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更为复杂,但即便如此,我们或许可以从自然界争斗解决的研究中汲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压力迫使动物和解

今天,生态学家意识到,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事实上,这种方式有助于动物群体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发展,或者说,这是进化的需要。

在群居动物中,动物群体的稳定性很重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每一次在战斗中失利都逃跑,群体将不能保持长久的稳定,从而不容易抵挡天灾人祸如食物匮乏、在敌对团体争斗中战斗力的降低等等。

对于在争斗中失败的个体而言,没有和解,它们将可能被胜利者限制接近食物等资源,而主动和解者,则会取得胜利者的谅解,得到食物。

但敌对双方之间亲吻和解时,为什么争斗的胜利者也愿意和解?这是因为占优势的个体也从和解中获得好处。假如没有和解,说不定战火还会重起,并且还会引发争斗者的焦虑和不安,损害它们身体的免疫系统。

假如计算一下生理和心理上的代价,就不会奇怪在有紧密联系的社会群体中,动物争斗后的和解为什么会普遍存在。事实上,和解对黑猩猩群体非常有利,如果敌对的个体没有发起和解的迹象,第三方也会加入进来,在二者之间进行调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进攻都能冰释前嫌,因为和解的成本与收益随着事件最初发生原因的变化而变化。通常,为争夺有限资源而引发的战斗,当资源用光的时候会自然终止。此时和解不是必需的,成员之间也可能不去寻求和解。相比之下,那些起因更模糊的争斗,如果不和解,就更有可能再次挑起争斗,因此还是赶快和解为好。

研究发现,越是依赖于其他个体的动物,出现不和所需付出的成本就越高,这时,它们和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和解最终可能就是多余的了。例如,环尾狐猴,它们之间相互依赖性不大,因此不会刻意寻求和解,是朋友就一直和平共处,共同获益;是敌人就从来不合作也从来不会和解。

那些擅长和解的动物,它们都能够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放弃一些东西,甚至从来不和解的动物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和解的本领。人类是不是应该更多地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观念,在争斗发生后试一试和解,路可能会更宽。
  

1
查看完整版本: 和解,人类应向动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