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孩子,自然对各种野菜不陌生,小时候家里穷,半年糠菜半年粮,每年的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常常是挖野菜充饥。野菜:白蒿、苜蓿、荠荠菜。野花:槐花、榆钱、枸桃穗等等都是我们充饥的食物。那时吃野菜只为充饥。现今餐桌上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吃野菜是因为野菜和蔬菜相比更绿色环保无公害,而且亦菜亦药对养生极好。下面我介绍两种我们喜欢吃的两种野菜吧。
白蒿: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变成一把草。这说明野菜的时令性很强。正月採挖的白蒿,学名茵陈,是一味中药。采挖后洗净晒干,加红枣泡茶,煎鲫鱼汤均可。性微寒,味辛苦,归胃经、胆经、脾经、肝经。清湿热,退黄疸。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等。
进入二月,挖回的白蒿就是一味鲜美的野菜了。这时的白蒿幼苗,已经较为肥嫩,我们常常是吃蒸菜。先把挖来的白蒿洗净,凉在蓖子上,没有水珠后。就可以拌上炒过的熟面,上笼蒸二三十分钟即可。刚下笼的蒸白蒿,搅上酸辣蒜泥,绝对是一道美味。炒蒸白蒿,用放凉的最好,葱姜蒜红辣椒,热油一烹,把白蒿倒入。迅速翻炒。刹那间,满屋馨香。
荠荠菜: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种人们爱吃的野菜,药用价值也很客观,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三月是挖荠荠菜的最佳时节,田间地头均有,但以麦田里的为最佳。在我们豫西荠荠菜有多个品种,最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叶子呈齿状的花叶荠菜,一是叶端呈勺状的圆叶荠菜,我们称这个品种为油勺菜。花叶荠菜多生长在田间地头,叶茎有筋,口感稍差,油勺菜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多在麦田和秋天犁过的地里生长,叶茎鲜嫩。
荠菜挖下,要及时摘净老叶黄叶,开水稍淖一下,叶子变的翠绿即可捞出,放在凉水里侵泡一会。淖的时间是有讲究的,不能太久,久了一是菜的色泽发黄,看相不好,二是清香味变淡,三是叶子软糯,口感差。处理好的荠菜,凉拌,清炒均可,但在我们这里最多的吃法是包荠菜饺子。荠菜和鸡蛋三比二,淖好的荠菜切末,香油50克拌匀,葱姜蒜下油炒出香味,加入炒好的蛋花,盐味精香料,和香油腌制好的荠菜一起搅拌均匀,一盆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好了。也可做成肉馅饺子,但不如鸡蛋馅的清香鲜美。
不管是白蒿做的蒸菜多么好吃,还是荠菜的饺子多么鲜美,我们今年都无福享受了,只有等到来年才能品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