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小时候住在乡下,每到4、5月份的时候,到处都是槐花的香味。槐花的花期很短,最多半月,所以,一年中,享用这道美食的机会很有限。每到槐花下来的时候,奶奶都会用槐花做些包子、饺子、煎饼什么的,而当这些食物被牙齿咬开的那一刹那,槐花的清香仿佛一下子就撕开了空气,香味宛如看不见的喷泉一样,在饭桌上空迸发开来。这股槐花香,浸透了我的整个童年。而奶奶用槐花做的最家常的菜肴,要数槐花炒土鸡蛋。1农村人的家里,都会养些家畜家禽,如果靠着小河池塘,就会养些鹅、鸭、鸳鸯之类的家禽;若无,大多会散养些土鸡。我奶奶就养了不少土鸡。她在院子里垒了几个鸡窝,等母鸡快下蛋时,就会跑去鸡窝待着,眼神警惕地看着四周。不多时,母鸡“咯咯哒”地叫着,趾高气昂地出了鸡窝,那神情,不像是下了一颗鸡蛋,倒像是诞下了龙子——将来迟早要当皇帝。等到母鸡走远后,我就快步跑到鸡窝门口,伸手去掏鸡蛋,鸡蛋滑溜溜的,尚有余温,对天光照去,白色的蛋壳几近透明。奶奶喂鸡,最多抓些小麦、玉米之类的粮食,从不喂饲料,奶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路边草里的虫子和草籽,就够它们吃啦!”因为奶奶养的鸡比较多,一天能收获五六颗鸡蛋,爷爷奶奶吃不完就存着,有亲戚来,就送一些,若还有盈余,爷爷就挎个小竹篮去集市上兜售,然后再用卖鸡蛋的钱,去买些油盐。2吃完午饭,我就会和小伙伴们去打槐花。之所以称为“打”,是因为槐树很高,很难攀爬,只好找来长长的竹竿,用长铁丝弯成一个钩儿,绑在竹竿头,瞅准槐花最多的枝条,钩上去,使劲一拉,枝条被压弯,继续用力,只听“咔嚓”一声,枝干断裂,坠下树来。如果遇到够不着的枝条,便胡乱挥舞手中的钩子,打下多少算多少,坠下树的,算是意外收获。逢到此时,槐树主人见了,就心疼地说“你们轻点打”,仿佛打的是他的肉身。伙伴听了,则会回一句嘴:“明天就长出来啦!”我们把挂满槐花的枝条扛着回家,如同将军得胜归来,肩上的槐花就是战利品。奶奶把槐花小心地撸下来,用井水洗得干干净净,放在搪瓷碗中的槐花,洁白无瑕。奶奶会吩咐爷爷去灶下烧火,她把鸡蛋打进碗里,加点盐,安排我打鸡蛋;我捧着碗,坐在门口,漫不经心地搅鸡蛋,看着夕阳西下,看着村里的炊烟开始弥漫。水开后,奶奶会将槐花轻焯一下,捞出沥干,再把槐花放进碗中搅拌,生起油锅,朝上一倒,“刺啦”一声,鸡蛋鼓起小泡,槐花和鸡蛋的香味瞬间涌了出来。奶奶快速翻炒,十几秒就出锅了。黄橙橙的鸡蛋配上白色的槐花,看起来特别好看,吃上一口也是十分清香,配米饭配馒头都好吃。3如今,爷爷奶奶已去世多年,槐树花炒土鸡蛋已经很久没吃了。偶尔去菜市场买些槐花和鸡蛋,但炒出来,全然不是那个味儿。然而,就在一年前,在苏州一家江浙土菜馆里,我与这道槐花炒鸡蛋故友重逢了。这家江浙土菜做得很地道,来吃饭的顾客年龄段很宽泛,老少皆有;店里装修得也雅致,颇具田园风。餐厅有明档,明档前摆放着搭配好的食材,顾客想吃哪一道,可直接点。我一眼就看中了槐花炒土鸡蛋。土鸡蛋个头不大,皮薄,近乎透明,厨师打开一颗,里面的黄极大,而且蛋液很浓,像冰淇淋一样。我站在明档前看着厨师炒,炒制的工序与奶奶做的一模一样。当服务员端上来时,香味扑鼻,又很熟悉,心中百感交集,吃了一口,鸡蛋很滑嫩,槐花的清香与鸡蛋的味道搭配得简直天衣无缝。我始终认为,能用极简的食材做出美味的菜肴来,才是真正的好手。江浙土菜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大多都是些简单的食材,但胜在食材地道,工艺简洁,当然,还有厨师的一份功夫在里面。我常常想,奶奶是一个做菜高手,因为她做的每道菜都特别简单又特别好吃。或许,厨中高手所做的每道菜,都包含着爱与温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