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文明嘉峪关新时代文明实践让文明馨香
TUhjnbcbe - 2025/5/2 16:45:00
曾任全国白癜风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一幅幅制作精美、各具特色的公益广告赏心悦目,一场场宣讲活动陆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风化雨,一个个传统节日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文明实践新风正在雄关大地徐徐吹拂,浸润百姓生活。

“点面”并推强化总体布局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

把道德的源头打造成文明的高地,把文明的高地打造成幸福的家园,成为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抉择。近年来,我市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出发,不断提升政治站位,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摆在首位,总体谋划推进,坚持“试点先行、四级设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制订印发了《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嘉峪关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做强“五大服务平台”,抓实“五项重点内容”,组建“六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围绕破解“做什么·怎样做”的难题,创造新经验、打造新品牌、实现新突破,在全市范围内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

目前,我市已建成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个文明实践所、17个文明实践站,实现了镇、社区、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

“倡树”并行优化机制体系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如何将遍地开花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让群众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我市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自全面启动以来,紧贴群众需求,创新活动形式,选树鲜明主题,开展了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多项活动。

雄关街道创新方式,探索建立了“六化”(规范化推进、群众化参与、精准化服务、品牌化管理、常态化开展、制度化要求)工作模式,推动活动常态化开展;钢城街道围绕“五个聚焦、五个着力”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郊区工委通过抓机制、抓阵地、抓活动、抓品牌,全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性活动平台,成为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宣传政策、传递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

“精准”并施统筹资源配置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那里。

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我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基础单元,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统筹用好人员队伍、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充分发挥雄关广场、城市博物馆等群众参与度高的优势,建设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体育健身服务、科普、爱国主义教育等1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群众所需、所想、所盼的文明实践活动。

我市建立了21支党员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7支理论宣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支文化体育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3支新乡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2支先进典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支“五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6万多人,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总人数达余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次)。各中心(所、站)依托嘉峪关市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大内容”,将所有活动都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这个“篮子”中,根据群众“点单”,精准对接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服务项目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惠暖”并重厚植文明新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涵盖方方面面,必须城乡协调发力,以点带面,全面开花。

我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四进社区”“三下乡”“移风易俗”“乡村振兴”“双促双增”精准帮扶、“互联共转”等相结合,创造性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到“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延伸到那里”,真正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载文明而驰,驭新风前行。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价值、讲文化、讲新风“五讲”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深入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乡村振兴等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强化思想道德建设,倡树社会文明新风尚,打造精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质效”并存提振精神力量

每年的夏季,新华路上总会弥漫一种醉人的芳香,它香甜、浓郁、沁人心脾。我们知道,这是槐花开了。

同槐花一样飘香的,还有另一种芳香——道德芳香。在嘉峪关,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道德的光芒总时时闪现,不时绽放出暖人的光彩。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道德的内涵随着一系列公民道德活动的开展不断深化,我市持续加大道德模范、雄关好人、文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和工作力度,创评各级道德模范72人、“雄关好人”84人、“文明家庭”77户、“五星级文明户”户等;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乡村文明行动、“八个一”示范工程、“传家风承家训兴家邦”、文明社区(镇、村)创评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各级文明单位个。

文明润泽心田,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心滴灌。我市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中国梦歌曲大家唱”、乡村广场舞、地方戏曲汇演、群众体育比赛、文艺培训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厚植精神力量。

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颜值”,更体现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城市温度。我市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以党支部“互联共转”为平台,持续推动党员志愿者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关爱老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明嘉峪关新时代文明实践让文明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