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有理让三分,理直更需要气和深度好文
TUhjnbcbe - 2025/4/21 18:26:00

不讲理,将会寸步难行。

占道理,更要心平气和。

有理让他三分,为高人;理直气和一分,有厚福。

人与人交往就像跳交谊舞,我退你进,你进我退,方能协调一致。

有的人豁达大度,有的人锱铢必较;不管如何都需懂得进退得当,为人处事不能得寸进尺,需知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但也不能一味的退让,一味的退让会被视为软弱可欺。

在生活和工作当中,一毫之善,与人方便;让理三分,不争输赢。

01有理不让人,赢了道理,输了格局

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曾提书堂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劝诫世人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得理让三分,方能容世间难容之事。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无理空活百年”,可见没有理,是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些人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无论是父母教育孩子还是领导批评下属,自持有理,咄咄逼人;吹毛求疵,得理不饶人;以为这样就能衬托出自己高人一筹。

殊不知,问题不但不能解决,相反让彼此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化。虽然赢得了暂时的口舌之利,但是输了格局。

很显然,一个人要想赢得对方的心悦诚服,不能以理压人,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有理也让人。

真希望朋友们处理问题时,理直气要和,不以骄横的气势压人,不要得理不饶人,更不要人身攻击。就算对方有错,也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事实上“理直气和”要比“理直气壮”更能感化人、影响人,从而以诚服人。

02有理让三分,理要直,气要和

做人心胸宽广一点,做事有力度一点,目标高瞻远瞩一点,这就具备了大格局。

如果一个人总是爱认死理,处处计较,处处算计,不留一步与人行,会导致身边的人渐渐疏远自己。

有理时,让他三分如何?有理时,心平气和更服人!

很多人都听过六尺巷的故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说的是清朝大学士张英礼让邻居三尺房基地,邻居受其感化也让出三尺。安徽省桐城县六尺巷由此得名。

名利纷争面前,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不急不躁,让三分彼此相安。

淮安府衙上有一幅对联:当盛怒时,少缓须臾,俟心气和平,省却无穷烦恼;处极难事,静思原委,待精神贯注,自然有个权衡。

意思是非常愤怒时,缓一缓,让心平静下来再去处理,这样就会少犯错。

一个人的修养也体现在“让”字上,说话做事皆是如此,话出口时考虑半分,自然容易慎言;做事之前考虑后果,自然可以规避风险。

人生在世,幻梦一场,又何必寸步不让,何必喋喋不休;不懂得谦让难有朋友,话多惹人嫌,恨多了伤身;与其伤害自己,不如凡事让一让,落得个悠然自在。

“莫愁前路无知己”,让一让,人生更精彩。身居高位也罢,为人父母也罢,多换位思考,少些咄咄逼人,生而为人都不容易。

“六尺巷”就是一把度量世人的标尺,衡量的是一个人的修为境界。它劝诫我们修身修心,理直且气和,正己容人,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理要直,气要和,是一个人的修养,更是一个人的格局。

03理直气和,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菜根谭》云:“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安全的法则。包容的心态,是广结善缘的开始,对于以后为人处世会带来莫大的帮助。

自古以来,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成功是息息相关的。如何规避与人结怨呢?

人与人相处,因为个体的差异会产生矛盾,一旦产生矛盾,有理的一方如果得理不饶人,就容易把事做绝,怨恨就此而生。

众所周知,言不说尽,人不做绝。说话留点余地,做事礼让三分;凡事多为他人想一想,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矛盾,人心都是肉做的。

留一份空间缓释矛盾,可以让犯错的人去反省,让人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不是一巴掌拍死。当人感到绝望时会孤注一掷,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来,温顺的兔子也有咬人的时候。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的时候,不光想着争取,还要学会让步。万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即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也是维护双方的面子,更重要的是相得益彰,形成双赢的局面。

宽容和忍让是与矛盾最好的和解方式,也是让人臣服的最好方式。

聪明人,为人处事都懂得留一线,就算理直气和,也不会得理不饶人,因为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正如《蔡根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

子欲为事,先人后己;得理饶人,如水之善。

作者:邹謇

编辑:姚璐

※邹謇,一个痴迷写作、国画,喜欢花花草草的中年大叔,已出版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著有长篇小说《冥图》、《太医令》等作品,感谢您的阅读、转发。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理让三分,理直更需要气和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