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文学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周陂采风雅集序
唐、元微之《菊花》诗谓:“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痴乎菊韵,直追陶翁,然则,《列子说符》:“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吾邑周陂偏广植傲霜奇葩者,荞麦花也!一时,拥趸蜂拥,及至人嬉花海,曲径车填,引莞深诸芳邻组团流连。
周陂者,明、陈璘将军故里也。位城西南,距今县城约二十余里。树新农村建设之典范者也。今华夏崛起,政通人和而国梦同欣,秉勤俭致富,以人为本训,黎庶安居乐业,因地制宜而村企与共,以兰乡特色为领军,承引擎于商旅,傍收博采,托平台于人文。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应周陂镇政府诚邀,书堂诗友一行逾二十,晨起结社往观。行镇墟、访兰圃、谒陈璘将军祠、龙田城址、啖花麦糍,至若彳亍荞麦花海而忘情吟咏,陶陶然忘返!
网红语云:“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金秋一游,骚朋共花香换盏,糍香携诗意而歌,宋、王禹偁《村行》诗云:“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此中诗意,岂可辜负焉?周陂之美、周陂之好,已然归诸师友之妙手矣!欲窥此中真意,请观诗友之作,并乞诸师友、方家,不吝赐教。
是为序。
岁次戊戌霜序水云野农于龙仙
书堂
诗词
周陂采风雅集
王彬
赏荞麦花有怀
荞麦花开憾雪霜,昼迎宾客夜侵凉,
繁枝栩栩千姿艳,翠叶蔫蔫百态惶。
政润穷山兴贾网,策谋僻壤旺农粮;
艳阳普照田园馥,最解乡愁赏蕊芳。
黄汉初
喜迎书堂诗社师友美丽周陂诗词采风
道路弯弯子午开,槐花簇簇拥君来。
龙田荞麦娇姿艳,骚客寻芳巧剪裁。
周陂镇采风龙田行
荞麦舞秋风,骚人笑聚逢。
祠堂瞻俊貌,展馆览殊功。
慢品清泉醉,闲游白浪冲。
流连阡陌处,蜂蝶恋花丛。
注:祠堂,指陈氏宗祠;展馆,指龙田村陈磷史迹展览馆。
和谐周陂有怀
沃野千村绕水流,繁荣墟镇客商稠。
青云旭日朝霞暖,五指清泉晚照柔。
稻菽丰登宜乐业,畜禽兴旺美珍馐。
群峦毓秀英才众,物埠民安政令遒。
周陂五指山览胜
茜坑五指耸云天,捻转峰峦梦幻篇。
朝涌清泉萦紫气,暮挥彩笔绕霞烟。
池中日月浮光闪,谷底珍禽羽翅翩。
毓秀奇观骚客悦,如来玉掌有坤乾。
周陂礼赞
槐花拥道麦花寻,昆汕韶新已幸临。
猎猎旗声扬正气,铿锵宣示压凝阴。
乡村振兴留佳绩,黑恶排查报福音。
精准扶贫除困苦,镇墟改造万人钦。
书
毛红梅
龙田新农村(古风)
稻田麦地对山歌,唱了一波推万波。
谁做糍粑香隔壁,餐中桌上赞咸鹅。
饭蒸大肉添肥美,柚子清甜无几多。
桂树馨传新比舍,笑容最好是阿婆。
一剪梅龙田行
小镇连村铺画廊,邑客寻芳,阡陌徜徉。半边稻穗间金黄,山色苍苍,麦雪茫茫。
满桌佳肴忆故乡,一把糍香,亲似爹娘。将军故土绘新章,轻舞飞扬,把酒临觞。
陈耀全
龙田荞麦花
其一
莫是龙田多美娘?招徕无数探花郎。
茫茫一片疑霜雪,荞麦争妍满塅香。
其二
陈璘告假返家乡,荞麦糍粑敬主尝。
万历舒颜称好味,钦为贡品送明皇。
注:周陂文化站已把龙田荞麦糍粑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撰写了陈璘送荞麦糍粑给皇帝的传说。
陈氏宗祠谒陈璘塑像
太保神躯供祖堂,毕生戎马沐风霜。
尽忠伐叛安疆土,舍死驱倭战露梁。
自古功高遭忌谤,终归才博受揄扬。
将门虎子承豪志,几代兵戈炳史章。
参观雁鹰石陈氏宗祠
雁鹰烽火映翁江,抗战宣传共救亡。
县委雏成依抱地,群英荟萃运筹堂。
当年志士除荆棘,日后功臣作栋梁。
名将雄姿添异彩,宗祠史迹永流芳。
注:年冬抗日战争爆发后,翁源县立三华中学转移到陈氏宗祠,省抗宣队亦驻于此,宣传发动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亡。中共翁源县特别支部暨翁源县委在此成立,并为机关驻地。何俊才、林名勋、涂锡鹏等31位革命干部先后在此入党。
曾洁
赏荞麦花
荞麦花开白胜雪,茫茫数里随风曳。
稍因颜色足倾城,欲与山村比圣洁。
采桑子美丽乡村
乡村十月美如画。甘蔗修长,稻穗金黄,荞麦梯田碧玉妆。
通衢大道门前过。花苑随堂,市井循章,街角飘来米饺香。
堂
何军如
龙田赏荞麦花
环山芥麦发芬芳,未近田垄已闻香。
梢挂雪霜枝瘦秀,金风拍浪醉斜阳。
陈永静
龙田赏荞麦花
效野山乡荞麦花,千姿百态映朝霞。
金黄稻影芳香染,似画银廊墨客夸。
阮兆佳
依韵奉和毛红梅老师
一剪梅龙田赏乔麦花
南去龙田访麦乡,气爽秋高,落叶飞扬。车中望外尽金黄,稻穗弯腰,库又盈粮。
白里微红花海茫,疑是茅花,还似冬霜。游人如织陌阡徉,糍镬飘香,宾客争尝。
龙田赏荞麦花
龙田赏麦花,洁白素无华。
疑是寒冬雪,香飘千万家。
徐涛
赏龙田荞麦花
其一
龙田荞麦花香远,疑是银河落地尘。
摇曳随风招浪蝶,骚人讶异又逢春。
其二
荞麦花开睛戳戳,骚人趋鹜似蜂徊。
呼朋到此观嫣景,拥抱天然心自开。
刘新强
秋赏荞麦花
蓝天碧日连秋色,骚客回游到地边。
远眺村垄银浪卷,疑为烟雪落眸前。
余洪春
荞麦花又开
风带清凉好个秋,雪般荞麦满田畴。
株株摇曳撩人醉,俊女痴男倩影留。
诗
叶远军
金秋龙田行
课后别城厦,彳亍西南野。
贪鲜奢清供,趋之醉金贾。
赘陷尘嚣途,汗颜唯苟且。
好趁筋骨健,澄怀麦结社。
秋堤逐浪棹,麦径欢天马。
拈花会诗意,徒愧附风雅。
戊戌霜降后与诸子周陂游
曲径藏幽世共知,周陂览胜应佳期。
龙田麦浪相迎笑,华力兰容欲语姿。
遣兴东篱嗟渺渺,采风西郭悔迟迟。
恣欢岂独春光好?画境秋堤诗意弥。
注:①龙田:陈璘故里周陂龙田村。②华力:华力园艺(周陂)花卉基地。
鹧鸪天花麦糍
点钵琼浆点错皴,葱花乱缀玉簪纹。
浣纱蹈火犹飞水,濯锦穿汤若堕云。
味四溢,梦回闻。弹牙恍惚嚼膻荤。
浅尝齿颊香萦绕,堪解尘疲荡俗魂。
注:①点错皴,中国画表现技法之一。②飞水,粤菜烹调术语,焯水。
张朗强
龙田荞麦花田游趣
荞麦又花开,游人簇拥来。
田心留倩影,竹苑坐肴台。
乐话农家事,闲谈玉酒杯。
几多乡野味,食醉客千回。
怀念周陂老桥(古风)
岁月早沧桑,天长地已荒。
神州烧战火,百姓断肝肠。
堪记寒风雨,犹思墨菊香。
周山声戚戚,陂水泪茫茫。
问我何来苦?劝君莫待殇。
老桥魂老去,新路几时望?
龙田赏荞麦花七绝四则(旧作)
其一
十月风清朗日晴,龙田百万客前倾。
念无何事惊人世,原是荞花正茂荣!
其二
十月荞花朗日开,微香扑鼻邑中来。
红颜作势留清影,稚子欢呼催不回。
其三
终得今朝半日闲,龙田古邑望青山。
悠然一路无人识,忽见荞花绽玉颜。
其四
一路荞花迎日开,龙田古邑客云来。
蜂声阵阵枝头闹,疑是仙山雾境台。
友
王顺安
戊戌金秋周陂采风诗草五章
车过周陂街
采风荞麦赴龙田,车过周陂镇府前,
路道畅通新景象,街墟整治著雄篇。
观周陂洋兰园偶得
昔日温泉变古常,借来地热写华章,
绵连九畹芬芳远,四季花开沐艳阳。
谒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史迹长,饱经风雨永流芳,
陈璘龛像弘先德,赤色精神世代扬。
观龙田荞麦花
素华一片美龙田,荞麦山村笑语连。
满塅游人如蝶舞,怡情妙味乐无边。
谒陈璘陈列馆
陈璘戎旅绩辉煌,故里龙田立展堂。
身世传奇名不朽,永垂青史勖今昌。
黄带有
龙田赏花
其一
将军故里好寻芳,车到山前满径香。
荞麦秋田多惹事,无端降下九重霜。
其二
今秋花事数龙田,十里芬芳引蝶跹。
白雪皑皑荞麦地,桑前稻后不同天。
黄耀增
龙田赏荞麦花(新韵)
只闻湖海泛波澜,今见龙田雪浪翻。
荞麦他乡多览客,村民慈善待茶欢。
周
刘平金
荞麦女郎
靓女撒娇姿,红妆素裹披。
香飘荞麦雪,朝夕起相思。
谢晋联
赏荞麦花
揉碎浮云地上飘,秋风送爽弄姿腰。
淑贤驻足留芳影,墨客诗书韵更骄。
黄凤娣
观龙田荞麦花得诗四首
其一
碧叶茎红荞麦花,茫茫秋雪压枝丫。
游人闻讯纷飞至,追蝶留芳忘返家。
其二
玉体纤柔历瘠荒,花如白雪美娇娘。
粉身蹈火欣然赴,换取佳肴满院香。
其三
昔日身卑价贱巴,如今餐馆味中花。
香葱伴粉蛋煎饼,营养非凡食客誇。
其四
闻风客涌塞车前,绕道行军向陌阡。
麦浪翻腾花卷雪,波光潋滟恋龙田。
吕金乐
迎客荞麦
风吹荞麦舞,烂漫素花开。
疑雪天穹落,馨香引客来。
陂
邝美璋
戊戌深秋周陂龙田行
周陂集墟感怀
其一
周陂集镇换新装,街道宽平灯亮堂。
市政繁荣商客盛,斯民幸福乐安康。
龙田行
其二
深秋结伴到龙田,麦海花潮绽眼前。
满目皑皑疑白雪,招蜂引蝶舞蹁跹。
其三
龙田景象好迷人,麦海花梢弄绮绅。
玉洁流萤如雪舞,丰姿动感若仙神。
黄伟红
唐多令秋游龙田荞麦花海
雪染赴深秋,终将假日休。抺红妆、喜满心头。洁白荞花飘一地,凑热闹、入花流。
兴起展歌喉,轻风舞木楼。叹清香、还约蜂留。十月翁山添胜景,荆篱下、敞心游。
唐全文
题陈璘塑像
大明武力镇边疆,勇战倭兵在海洋。
喜看家乡逢盛世,捋须按剑革中藏。
龙应文
赞书堂诗女游龙田
书堂诗女降龙田,起舞蹁跹把手牵。
帅将家乡真福地,银妆荞麦续情缘。
朱爱明
龙田秋游
十月龙田雪满池,佳人袅袅舞多姿。
同歌流影花枝下,不负霞云共此时。
采
何春花
观龙田荞麦花
其一
十月金秋好景光,应邀诗友赏花香。
塞车半路唯行走,水笑山欢迎午阳。
其二
郊野捲云如雪装,蜂飞蝶舞恋芬芳。
千娇百媚才郎醉,引入诗人赋华章。
何德初
观广州华力艺园(周陂)花卉基地池中锦鲤
最羨欢嬉自在鳞,安于寂寞守清贫。
洋兰美女频飘色,不染风花半点尘。
赏龙田荞麦花
大美龙田十月中,秋光不与异乡同。
争妍荞麦花如雪,便引骚人练笔功。
谒陈璘将军事迹馆
将军自幼善弯弓,威震东方世代崇。
酣战露梁除敌寇,援朝抗日建奇功。
周陂赶集今与昔
周陂赶集昔如何?占道经营乱象多。
党政今朝抓整改,往来车辆好穿梭。
廖细梅
秋日与诸友龙田行(古风)
仲秋趁暖阳,龙田去寻芳。童叟脸带笑,欢歌满车箱。
瞬临周陂镇,街市序成行。百货新老店,斯文皆儒商。
洋兰生产地,规模好堂皇。产品输出国,享誉十八乡。
龙田产荞麦,雪花白茫茫。骚人忙拍照,诗材一筐筐。
当年英雄宅,今日愈隆昌。承载陈璘志,后人有担当。
山清又水秀,风正一帆扬。美丽新农村,再谱新篇章。
风
叶彩彬
龙田新貌
阡陌披银装,新村着彩裳。
龙田游人织,四海美名扬。
郑石华
周陂荞麦花
陌上飘黄叶,村居就菊芭。
山风徐掠过,摇曳素荞花。
丘尾菊
荞麦花开
荞麦花开雪满田,摇风叠浪覆横阡。
骚人款步幽香里,揽尽秋光落素笺。
吕培良
赏龙田荞麦花
英雄故里乐悠悠,原野乡村秀晚秋。
似雪如霜翻细浪,引来赏客万千游。
许德康
赏周陂龙田荞麦花
其一
陌上龙田荞麦花,勤劳栽种众人夸。
招蜂引蝶枝头舞,赏客如云路满车。
其二
金秋时节麦花开,香溢龙田宾客来。
洁白无瑕冬雪景,田园诗意出心裁。
高国先
赏龙田荞麦花
其一
青天碧陌雪悠情,荞麦花开羡客倾。
粉蝶风飘欢曼舞,临冬村景享闲程。
其二
山野稻黄气息嘉,将军故里罩轻纱。
民坊广播龙崖事,阡陌延开苦麦花。
谁道芬馨随果尽,且描凌子展芳奢。
琴魔舞雪怡情地,福报亲恩百姓家。
雅
张治平
周陂龙田荞麦香
清秋丽日照银妆,花麦和风卷雪霜。
陌上野蜂忙采蜜,丛中骚客漫寻芳。
英雄古迹随君看,百姓佳馐任我尝。
若问休闲何处去?龙田城廓小天堂!
郭振宇
金秋周陂龙田行
浮生半日闲情致,车入龙田麦浪惊。
远望风光如北国,近观花色似星明。
浆撒葱叶漫香屋,糍起油锅众友倾。
美丽乡村吹号角,将军故里踏征程。
参观周陂陈氏宗祠感怀(古风)
君不见,翁山则名水则灵,周陂龙田出陈璘。
君不见,援朝抗倭铸史篇,胜定和平三百年。
将星横空安公祠,牛娃化雁入皇城。
举棋落子赢金口,南粤免粮沐泽恩。
擒峰充蚊呈圣眼,寻常百姓始帐眠。
敢闯试,不折挠,尽忠诚,竭气节。
虎跳三罗乱,诸良宝平升参将。
飞骑聚歼黄玉叛,滴血痛刻止戈岩。
奇计火烧玛瑙关,壬辰之役功居首。
功盖古今人第一,才兼文武世无双。
将军驾雁不曾远,浩气长存天地间。
雁南归,立湖沿,捋须执剑怒贼狂,
与尔共赴兴国邦。
陈伟超
读书堂诗友乔麦诗有感
其一
年年乔麦壮龙田,岁岁书堂情意牵。
万首诗词吟不足,今朝新唱更无前。
其二(新韵)
金风十月綉新篇,乔麦诗吟四海连,
读罢秋翁情更笃,窗前把酒望家园。
陈建聪
携妻赏荞麦花
初秋此景未相违,丽日西斜不拟归。
似雪花儿实难舍,一双蝴蝶麦田飞。
徐尚英
陈璘祖居观荞麦花开有怀
龙田结社煮山茶,寻迹于斯我亦嗟。
倚剑听松涛落叶,论诗赏麦浪飞花。
疑闻战马悲声远,恍见征夫独影斜。
功盖古今仍抱憾,英魂何日复归家?
雷成初
龙田赏花
荞麦花如雪,招蜂引蝶来,
冬收三角粒,却是舌尖材。
许晓青
周陂花麦盛开有怀
重阳新过早微凉,远客熙怡兴致长。
一面荞花一面稻,半边雪白半边黄。
只知昔日笼烟翠,喜见今时散异香。
我欲归家寻小径,留存笑语满山岗。
林省东
参观陈璘陈列馆有怀
僻壤环山一洞池,田头荒草道迷离。
将门虎子寻常事,秀水苍龙成传奇。
半岛陲边军务急,雁崖彻夜鹧鸪悲。
挥戈万里镇倭寇,戴誉千秋祭战旗。
浪淘沙花麦吟
我本植荒野,独向天涯。千年横蔓少人夸。自是不如良地麦,一任风沙。
盛世足豪华,糕腻脂麻。朝歌夕舞不归家。吾得将军乡里发,身贵名花!
集
刘坚南
题龙田荞麦花
其一
重九雁群过岭缺,徘徊双永难辞别。
皆因一片白茫茫,疑是龙田天降雪。
观翁源龙田荞麦花得韵
其二
荞麦花开景色妍,袭人香气透龙田。
深秋疑降三冬雪,洁白晶莹蜂蝶穿。
其三
一夜西风百卉凋,千山落叶木萧萧。
龙田荞麦花如雪,醉眼秋光彩笔描。
路过陈君耀全别墅
其四
闻罢稻香赏麦花,双联路过望陈家。
先生别墅花千朵,唯见夭桃灿若霞。
邓爱兰
华力园艺(周陂)花卉基地采风有感
洋兰聚雅亭,九畹沁心灵。
红掌撩蝴蝶,骄姿竞雀翎。
邓本爱
题龙田荞麦花
白茫一片浪飞花,蝶恋蜂狂日影斜。
疑是将军回故里,洪炉感慕馈官纱。
郑立荣
龙田荞麦花
霜降含馨化雪开。英雄去后几时裁。
年年雁影空相见,唯有游人络绎来。
黄冠建
菩萨蛮*荞麦花开
龙田麦绽花如雪,山村一夜蜚声热。骚容似云来,车过卷尘埃。
惜花须趁早,莫待花期老。依依别斜晖,人归心未归。
黄慧娴
龙田胜境
又逢荞麦绽梯田,彩卷纷呈映碧天。
金稻多情怀里拥,青山牵手画中眠。
许丽云
龙田城赏花
又是一年荞麦开,东西南北客人来。
艳阳高照花如雪,恰似云仙舞玉台。
陈志成
龙田行
深秋碧水映丹霞,沃美乡村广作花。
一路轻车收异景,龙田秀麦结银沙。
序
书
堂
宗旨:承大雅·敦诗教·扶礼乐·易风俗
主编:吴化勇
副主编:毛红梅、叶远军
编审:叶远军
本期编辑:汤露婷
投稿邮箱:stf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