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VA|图源:网络
4月22日
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宣布
永久停止动物表演
改为开设“动物科普大讲堂”
正确引导公众关爱和保护野生动物
动物表演就是动物虐待
▼
动物表演是指通过人为训练,动物做出违背其自然天性的动作和行为,以达到娱乐观众的目的。
大自然才是这些动物原本的家园。就算智商再高,它们也不可能天生就会表演。马戏团的动物们之所以能进行各类拟人表演,这些“精彩”的背后是它们自幼便承受的残酷虐待性训练。
在动物训练过程中,违反动物福利甚至虐待动物的现象随处可见。最传统的办法就是驯兽员使用鞭棍、铁链及食物恩威并施,一做不好就会遭遇挨饿或抽打,它们每天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恐惧。
训练大象时会用到一把尖锐的金属钩,马戏团驯兽师用它戳击泰克最敏感的部位,包括它的耳朵后面、脚趾、膝盖后窝、肛门周围。“你只有让它疼,让它害怕,它才能乖乖听你的话。”
无法自由的生,只能为自由而死。
年,小象泰克就被不法商人捕获并卖到夏威夷马戏团,受虐长达21年。直到年,泰克在檀香山表演时陷入疯狂。它先踩死了驯兽师艾伦,又冲向了美容师达拉斯。它一路狂奔冲出表演场,逃到了马路上,伤及了十几名路人。泰克只享受了30分钟久违的自由。最终,它被当地警方团团包围,连中86枪内出血死亡。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那双睁大和通红的眼中透露出的惶恐、惧怕、无辜和绝望。
观众们在台下的欢呼喝彩,实际上是在推动这些动物走向更加残酷的深渊。
黑熊,大自然里凶猛可怕的角色,在马戏团却是最受观众喜爱的“憨厚明星”。为了黑熊能够在表演的时候保持长时间站立,训练时,它们是被高处的铁链拴住脖子,趴不下去,几乎是吊着来强迫站立姿势。站立不过是表演的基础。难度更高的节目,都是受了无数的鞭打和虐待才训练出来的。
它们怎么不反抗?牙齿和指甲早就被拔光或磨平了。长期的奴役让它们不得不向命运妥协。
海豚娱乐行业通常夸大宣传自身的教育意义、科研价值和动物保护价值来误导消费者。
今年初,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发布《“微笑”的背后——全球海豚娱乐业研究》。报告指出,这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产业,一切都建立在野生动物的痛苦之上。
全球范围有家场馆使用水泥水池,圈养了只的海豚。有近只被圈养在无法接触阳光或自然环境的条件下。
海豚馆内圈养海豚的活动空间比它们的天然活动范围小20万倍。
狭小的圈养环境会导致海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包括自残、产生自杀倾向、刻板行为及异常攻击行为。
而在海洋馆,水池大小和设计都是为了便于游客观赏海豚,没有给海豚留下可以躲避公众视野的空间,水处理方法(通常含刺激性化学物质)导致的动物健康问题(眼睛和皮肤感染),噪音污染(如在表演过程中播放音乐的高音喇叭)造成的巨大压力,以及以数次大量进食有限种类冻融鱼肉为主的进食方式等都会给圈养海豚带来伤害。
没有观赏就没有虐待。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它们却没有最起码的自由和尊严。
尊重动物、善待动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尊重动物、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己。
信息来源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微笑”的背后——全球海豚娱乐业研究》
国内首部动物保护暗访纪录片《圈套》
纪录片《泰克:叛逆的大象》(Tyke:ElephantOutlaw)
中国青年报《停止动物表演体现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