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植物染说历史之大唐盛世
TUhjnbcbe - 2025/1/8 21:46:00

今天的植物染说历史介绍的是隋唐时期,大唐盛世不论是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文化都达到了巅峰,植物染亦是如此。

到了唐代,印染技术全面发展而且成就斐然,这时的纹缬、夹缬、蜡缬都一片欣欣向荣。

一、隋朝

南北朝以后,黄色染料出现了很多的品种,如地黄、槐花、黄檗、姜黄、柘黄等。用柘黄染出的织物在月光下呈泛红光的赭黄色,在烛光下呈现赭红色,其色彩很眩人眼目,所以自隋代以来便成为皇帝的服色。

二、唐朝

唐代的印染技术全面发展而且成就斐然,这时的纹缬、夹缬、蜡缬都出现了惊人之作。《辞源》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

唐朝时的夹缬色彩斑斓,盛极一时,就连官兵的军服也用夹缬来做标识,唐代诗人们也留下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的诗句。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

蜡染在唐代尤为盛行,技术也成熟多了。当时的蜡染可分为两种:单色染与复色染;复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种之多。后人可从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中的两位妇女的衣裳及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几个骑马人物的衣服,窥见唐代蜡染图案之豪华美丽的情况。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由于唐代中国文化对于日本影响颇大,奈良的正仓院,从唐代一直保存着各种唐代以来之中国工艺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蜡缬屏风,也是唐代由日本赴唐的留学和尚带回去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

这时,植物染料在丝绸生产工艺上的应用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几千年来,丝绸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这些用天然染料中的植物染料染色而制成的绚丽多彩的丝绸精品——锦、绣,被大量运销到中亚、西亚、地中海和欧洲,促进了东西方贸易、文化技术的交流,铸就了中国丝绸的辉煌。

《丝绸之路》敦煌文博会动画宣传片

《唐六典》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说明草木染已经成为唐代染色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远比其它天然染料应用广泛。

新疆吐鲁番出土唐代女厨师陶俑

《唐本草》里,就有椿木或柃木灰作媒染剂的记载,这些树木灰里含有较多的铝盐化合物。有人曾对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丝织物作过色谱分析,共24种颜色,其中红色的有银红、水红、猩红、绛红、绛紫;黄色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青、蓝色有蛋青、天青、翠蓝、宝蓝、赤青、藏青;绿色有胡绿、豆绿、叶绿、果绿、墨绿等。均为天然植物染料染成。

文中部分文字参考自网络,资源仅供参考,素材、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植物染说历史之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