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中国 http://www.wzqsyl.com/m/文/潘君小时候到城里的姥姥家,是我最愿意的,不但能吃上好吃的,还可以到离姥姥家不足二十米远的大连旅顺中心河里游泳。这个从东鸡冠山脚下流向大渤海的中心河,早年间雨水多,经常发大水,就是为了泄洪建设的。中心河全长四点五公里,原为自然河道,一九三七年从东鸡冠山脚下至入海处修筑了用石材垒砌的人工河道,河道两边墙高一点九米,河宽大部分在七米,河道上有石场桥、启新桥、高升桥、菜市桥、民联桥、英武桥、兆麟桥、民主桥、体育桥、和平桥、海岸桥。四点五公里的距离有十一座桥,是怎样的景观?是怎样的一道小桥流水的景象啊?!如今,不见了,不见了!每座桥都有每座桥的渊源,例如石场桥,就是当时人们盖房屋需要在东鸡冠山打石头,打好石头要运出来,就得在中心河上修建一座桥,这中心河上的第一座桥就叫石场桥了。菜市桥不言而喻了,就是桥旁边是个百姓天天需要购买蔬菜的地方。兆麟桥是为了纪念李兆麟将军起的。这些桥是水泥浇筑的,上面可以通车。中心河上还有两座无名木桥,也就一米宽的样子,桥面和扶手都是木质的,人们常常倚在桥上谈天说地,小木桥上只能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过。人们常常沿着河道墙边的阶梯走到河水边淘米、洗菜、洗衣服,孩子们在岸边嬉闹着,完全就是江南水乡的景象。暑假到姥姥家,经常和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到中心河里游泳,中心河不像农村的大平塘,从这头游到那头因为距离远使得小孩胆战心惊,小孩子们一般是不敢游得那么远,只是在平塘的一边往里游了五六米远,就游回来,有的孩子也能游到中间,再游回来。胆大的才能游到三十多米宽的平塘对岸。城里的孩子们一般都在中心河七米宽的河段,从这头游到那头,爬上岸来,坐着晒会儿太阳,再一个猛子扎进去,憋着气儿都能潜游回对岸来。河水干枯的时候,孩子们在中心河里找寻金鱼食,就是一种红色的小虫子,把河沟底下的水草轻轻拔起,水草的须子上就沾满了长一厘米左右、细如发丝的红色小虫子,这种红色虫子拿回家喂金鱼,金鱼是很喜欢吃的。小虫子在养金鱼的水缸里伸着懒腰慢慢的游动着,很是好看。金鱼不费吹灰之力就吃饱肚子。有的时候为了找小虫子,孩子们之间打起来是常有的事。老一辈人把旅顺区内分上沟和下沟,上沟这一块儿淤泥多,小虫子就多,下沟的孩子常常来到上沟找寻鱼食。上沟的一个孩子拔出一墩水草带出很多小虫子,下沟的孩子扑上来就抢。立马,孩子们打起来了。呼啦啦一群小孩儿混战在一起,城里的小孩竟然是打群架。下沟每个小孩儿的手里都拿着污泥,朝着上沟这个小孩的头上、脸上、身上就糊了过去。顿时,那孩子满脸、满身、满头都是污泥,大哭起来,打架声、喊声、哭声一片,招来了上沟的大人,不知下沟哪个孩子一声呼喊:跑。下沟的孩子立马跑的无影无踪。生在城市长在农村的我是不惧打架的。一个个子高我一个头的农村小伙伴欺负我,吵吵不到两句,我一蹲,双手搂住他腿部,狠狠的向怀中搂起,只见大个孩子向后仰去,跌他个人仰马翻,嗷嗷直哭。农村小伙伴打架一对一,这城里孩子打架可是群架,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心河两边岸上的槐树,每到五月下旬的时候,槐花盛开,香甜扑鼻,飘香旅顺口。人们摘着槐花放在嘴里吃着,吃的满口清香、回味无穷。有的人还专门把槐花摘回家剁碎放上肉包包子吃,很是味美。后来,河沟盖上了盖,两边的槐树都砍掉了,人们再也闻不到了满城的槐花香,砍掉的不是槐树,砍掉是人们心中的风景。好多人家出门就是马路,走过五米宽的柏油路就是中心河,中心河就在家门口,孩子们整天在河里戏耍。河岸边整齐高大的槐树有很多树枝很粗壮,这些粗壮的树枝伸向河中央,调皮的孩子就爬到树上,顺着树枝往前一窜,笔直的站在了河中央上方的树干上,高喊一声:冰棍,猛然跳入河中。这举动,用孩子们的行话来说,就叫跳冰棍。一大早上六七点钟,就有孩子在河里折腾。这一天,上午八点钟左右的样子,孩子们玩起了游泳比赛,分两组在两个岸边站着对等的小孩相对游着,只要本组小孩的手触到岸边,岸上的同组小孩就可以一个鲤鱼打挺扎进河中向对岸游去,游着游着,一个小孩身子一侧一脚蹬到后面的小孩的嘴巴上,可能是牙齿和牙床的猛烈碰撞,瞬间那小孩的嘴巴起了个大包,孩子们急医院,医生给开了庆大霉素,就是几角钱,孩子们翻遍了所有衣裤兜还差一角钱。一个孩子说,你们等着,随后跑回家,拿出了自己的储钱罐,倒出了医院。在当时,这一角钱可以买到三根冰棍还剩一分钱。七十年代,城市里有不少居民养几只鸡,几只鸭子,有的人家就把鸭子放到中心河里去觅食。河岸边有几个小孩捡着石头片往中心河里狠狠地甩去,看谁甩得石头片在河面跳跃的次数多,谁就赢了。三四个小孩正在乐此不疲的玩着这个游戏,突然上游游下来了五六只鸭子,一个小孩子狠狠甩出去的石片准准的打在一个鸭子的也不知道是脑袋上还是脖子上,反正是那只鸭子立刻倒在水面上顺流向下漂去,吓得这几个小孩撒腿就往家跑,还有几个小孩在岸边看热闹呢,他们没有跑,还坏叫到:有人打死鸭子了。可是没喊几声,就看到鸭子漂了五六米远的时候脖子又立了起来,和其它的鸭子一起又返回游了上来。这几个小孩就大声喊着那几个小孩回来,过了马路就到家的几个小孩儿听见了喊声就跑回来了,往河里一看,这鸭子怎么又活过来了呢?难道猫有九条命,鸭子也就有九条命?小孩子们惊叹不已!寒假,孩子们也能利用中心河找乐趣。那时候,冬天每家每户都要烧煤生炉子,大人们就把黄泥和散煤用水拌在一起做成煤饼。成堆的黄泥就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孩子们用铁锨把黄泥弄到中心河岸边,用小水桶在沟底坑坑洼洼处存有积水的地方弄上水来,把黄泥搅拌好,拿在手中形成一个碗状,口朝下狠狠的往地上扣去,黄泥碗底中间裂开多大的缝隙,对方就得用多少黄泥给补上去。孩子们就这样相互输赢着黄泥玩,那时的孩子也抗冻,这黄泥游戏很冻手,各个小手冻得通红,孩子们依然乐此不疲。六七十年代,夏天的时候,雨水丰沛,一点九米深的中心河常常满贯。但是到了冬季的时候,雨水少大海落潮,中心河水基本上就是没过脚脖子。冻上冰的时候很是热闹,人们常常在晚饭后带着孩子来滑冰,有的是孩子坐在冰车上,大人在前面拉着冰车上的绳子跑着,孩子在冰车上开心的笑着。有的是孩子们之间轮换着坐着冰车,轮换着推着坐在冰车上的孩子的后背在冰面上滑来滑去。到了正月十五,文化部门就在中心河的两面墙上挂上灯笼让市民猜谜语,欢度节日。大家双脚在冰面上自然不自然的滑几下子,有的孩子在后面拽着大人的棉衣打着刺溜。有的人没注意到冰面太滑,一不小心摔倒,招来大家的笑声,这笑声充满着善意。有的人扑到别人的身上,人人都知道不是有意的,相互一笑了之。有的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脚下一滑撞到他人,正在看谜面初学滑冰即入门的猜谜者回头看看被谁撞了,只见个小孩身影钻进了人群,猜谜者回过头来再看谜面,谜底有了:一溜小跑,立马扯下谜面的纸条领奖去了。从上沟到下沟四点五公里的河道里挂满了贴有灯谜的灯笼,如同火龙一样非常漂亮,漂亮的景象再也难见了。断断续续二十年的中心河改造工程完工了,说是为了更便利的交通。中心河上了盖,路是宽了,但是人们的心却依然揣着那个中心河。河,是上了盖。但,人们的念想是永远盖不住的。(图片源自网络)潘君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大连市旅顺广播电视台记者,获得过全国各个级别文学征文一等奖,出版了散文集《这条路啊......》。历经旅顺工业写作组组长,区委宣传部新闻专干,旅顺电视制作中心主任。《当代散文》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主办,散文双月刊,主要发表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欢迎山东籍散文作家申请加入山东省散文学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常年举办各种散文活动,为作家提供图书出版服务,欢迎联系。投稿邮箱:sdswx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