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乡的亲人给我们摘了一些槐花。
槐花一般是在农历的阳春三月、阳历的四月份盛开,南方很少看到,北方多一些。
每年这个季节,是吃槐花煎饼或者槐花饭的时候。槐花的清香鲜甜,令吃客们心向往之。
偶尔经过某地,看到一棵盛开的槐花树,就特别激动和兴奋,恨不得爬上树,摘一些下来。看着那一串串白色绿蒂的槐花,心情也变得美好起来。
或许,这都源于小时候的记忆。对于槐花的记忆,有着父母的温情,有着母亲做好槐花饼时的味道,有着少年时光的留恋。
小时物质匮乏,每次母亲拿着长杆摘下槐花的时候,都令我们姐弟几个欢呼雀跃,忙着捋槐花,等着母亲做槐花煎饼。
“面条省,馒头费,想吃锅盔卖了地”。那是母亲常说的话。北方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主食是面食,小麦面也称作白面,能吃上白面做的面条或者白面馒头,都是很富裕的人家,更别说吃上锅盔或者煎饼了。
如果不会过日子,经常吃煎饼或者锅盔,到头来非把你家一亩二分地卖了不可。这也是告诫那些好吃懒做的人,过日子要细水长流,要学会精打细算。所以能吃上煎饼,对我们来说,算是很奢侈的一顿饭了。
父亲忙着用玉米秸秆或小麦秸秆烧地锅,之所以用这些烧地锅,是因为这些秸秆燃出的火是文火,煎饼时不容易焦糊。现在都用燃气灶,火大火小,自由方便得很。
我们几个孩子就在锅边等着,不时伸头张望。或许那时,口水流出来也不自知。
等到第一个槐花煎饼出锅,妈妈以尝尝咸淡为由,给我们每人吃上一口。我们马上用手接过来,因为烫急忙放进嘴里;可是放在嘴里也烫,发出“哈吃哈吃”的声音,接着又快速吞咽下去。
等母亲问:“煎饼味道怎样?好吃吗?咸不咸?”我们摇头,说:“没吃出来,再吃一块就知道了。”每每这时,家人笑成一团。
哥嫂给我们摘了槐花,今天,我和老公也试着做一次槐花煎饼。
槐花洗干净后,沥好水分放在大碗里,加入面粉、鸡蛋、盐、水,调和成糊状,在锅里开始煎。
等到出锅时,香气飘满整个厨房以及房间。
给邻居王伯伯送了两张槐花煎饼,他直夸好吃,连声道谢。
瞬间,幸福感满满。
本文由“努力生活的热气腾腾”原创,期待你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