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蜂蜜高温浓缩加热会损害活性酶
TUhjnbcbe - 2024/8/14 17:14:00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此外还含有蛋白质、酶类、脂质、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而蜂蜜所具有的助消化、抑菌等功效,与蜂蜜所含有的种类丰富的生物活性酶有关,如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等。这些酶的热稳定性不强,若对蜂蜜进行加工处理或长期储存,酶的活性会逐渐降低。

目前我国市面上销售的蜂蜜,由于蜂蜜原料水分含量高,一般要经过高温浓缩等加工步骤,会将蜂蜜加热,加热温度过高、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蜂蜜中的酶类物质损失。

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静媛等人从蜂农处购买了9种未加工蜂蜜,分别是槐花蜜、枣花蜜、龙眼蜜、油菜蜜、枇杷蜜、荔枝蜜、荆条蜜、百花蜜、野藿香蜜。测定未加工及加工后(模拟蜂蜜的工业加热过程)蜂蜜中的淀粉酶、蔗糖转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的酶活性。

这四种酶在蜂蜜酿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花蜜转变为蜂蜜的关键物质。虽然在蜂蜜中占比很少,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蜂蜜的质量。

模拟蜂蜜的加工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预热,未结晶的蜂蜜在45摄氏度温水里浸泡1个小时,结晶的蜂蜜在60摄氏度温水里浸泡4~8个小时;第二步是解晶,将蜂蜜在63摄氏度温水里浸泡半个小时;第三步是加热灭菌,将蜂蜜放在83摄氏度的热水里5分钟后迅速降温到50摄氏度。

经过测量发现,不同蜜源的蜂蜜中4种酶在蜂蜜中的含量很不一致,而且差别很大。经过加热以后,4种酶含量都会有所降低。不同的酶,对加热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

蜂蜜中各种活性酶的含量高低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蜂种、蜜源植物、蜂蜜酿造时间、含水量、蜜源地、存放时间、是否加工及加工工艺等。单纯以蜂蜜中的某种酶的含量高低来证明蜂蜜品质优劣,过于片面,是不科学的。

研究发现,随着蜂蜜成熟度增加,淀粉酶也随之上升,高浓度蜂蜜的淀粉酶值显著高于低浓度蜂蜜。根据浙江工商大学叶梦迪的研究,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蔗糖转化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之间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检测其中一种酶的活性来预测或评估蜂蜜中其他几种酶。因此,这也说明,成熟蜂蜜的各种酶的含量可能都要比未成熟蜜要一些。

参考文献1.李静媛,张莹,姜楠楠,等.加热处理对蜂蜜中4种酶活性的影响[M].安徽农学通报,(7):20-22.2.欧爱群,郭娜娜,刘富海,等.蜂蜜成熟过程中主要成分和抑菌特性变化研究[M].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2(2):-.

3.叶梦迪.油菜蜂蜜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和糖分变化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蜂蜜高温浓缩加热会损害活性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