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白癜风袪白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80823/6480592.html莉,笔名海阔天空。爱好文学,犹爱诗歌。特爱山水之间的大自然,并且坚信诗人是第一个看见春天的人。暮然回首之间步入中年,明白了远处的是风景,近处的才是人生。忆卯庄的槐花小巷文/童莉老家卯庄位于城南五里,紧邻东沟河西岸,定砀路南,单虞路东。而今已经旧貌换新颜,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林立的高楼大厦。但脑海里仍挥之不去的是———卯庄老院门前的槐花小巷。已经不记得那些槐树的具体年龄,只记得每年槐花飘香的季节,蜜蜂如期而至。早晨起来,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扑鼻的槐花清香。因为大多数人喜欢吃槐花,每年一到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刚刚冒出一点点花苞,就有耐不住的邻居先下手为强。低矮处的槐花很快都被扫荡一空,矮一点的小槐树干脆都被镰刀判了死刑。大一些的槐树越来越高,为了生存,槐树努力的往上攀升,终于逃过镰刀这一劫。慢慢的,只剩大树上半部分的槐花,每年如期展示它的风采。可左邻右舍仍然禁不住槐花的诱惑,有的爬到平顶房上,再找一个最长的竹竿,绑上镰刀,向槐树继续扫荡。即使这样,大槐树年复一年的依然绽放。等到槐花全部盛开时,成群结队的蜜蜂也不请自来。一进村口,沁人心脾的槐花香气就扑面而来。别看小巷就这一排槐树,品种还不一样呢。有开花早几天的,有晚几天的,有的花儿呈乳白色,有的呈雪白色。挂满了一颗颗大树的顶端,像串串珍珠晶莹洁白。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槐花在枝间轻轻垂下,有的恣肆地展萼吐蕊,有的羞怯地半开半列,有的不解风情地芳心犹抱,还有的像初三夜的月牙儿……更美的是,整排槐树都被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暖暖的风吹拂着,辛勤的蜜蜂在花间不停地劳作歌唱。安静的小巷突然间就热闹起来。这时整个村庄都充盈着槐花的香气。早上睁开眼就能闻着槐花的清香,中午还能喝着用槐花做的绝味佳汤,那个美呢,感觉比吃大餐都舒坦。槐花在名人的笔下是什么样子呢?“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这是唐代诗圣白居易的咏槐诗。看来古代的槐花比现在要开得晚一些时间。宋朝大诗人也曾有名句描写槐花。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可见槐花被世人热爱之久远。还有一首写槐花的诗,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我也非常喜欢,分享给大家共赏。十里香风润肺肠,招蜂引蝶入槐乡。玉花串串凌空舞,林荫茫茫涌素裳。不以浓妆争国色,仅凭淡雅夺佳芳。烟尘难改清淳质,留给人间是蜜糖。槐花可闻,可吃,可赏。只可惜开花的时间就那么几天。槐花即使谢了,老农们也舍不得把花儿浪费掉,他们把满地嗮干的落花收起来,冬天就变成小山羊的美味了。槐花谢了,人们似乎都不太注意槐树的存在了,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直到整个三米多宽的路,遮挡得看不到一点太阳。每年夏天,每每路过的商贩们,走到门前的那条街上,都说到了槐花下都不想走了,很难找到这么凉爽的槐花小巷。槐树之所以被人喜欢,不单单是因为槐花的诱人。它的叶子,小山羊和小兔子都很喜欢吃。而且槐树的叶子一般不生虫子,似乎自我保护能力特别强。不像榆树,近十年都很少见了,叶子和树干都爱生虫。让人感觉有濒临灭绝的心痛。也不像杨树,每年在最美的季节释放得到处都是杨棉,漫天飞舞的让人都睁不开眼。而且槐树的生命力特别强,无论人们年年怎么样刀削斧砍,依然满不在乎的如期绽放。无论是平原、山区到处都能随遇而安。祖国的大江南北几乎都有槐树。大连每年都有久负盛名的槐花节,一般在每年的阳历五月底举行。吸引众多游人墨客赏槐话诗。槐木也以其独特的韧性被广泛用于特殊的木质加工业。槐树的皮和根都可以入药。难怪数千年来人们对槐树独有情钟。槐树的内涵愈发丰富,几乎渗透了我国传统文化里的各个组成。如医疗,槐可入药,槐花、槐米都是古代传统医学里的要药;如神话传说,人们耳熟能详的《天仙配》里,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见证,便是王母娘娘命吕洞宾种下的瑶池槐。被誉为“中华第一槐”的最古老的槐树在邯郸涉县,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这棵相传“植于秦汉,盛于唐宋”的古槐至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开枝散叶,屡遭恶劣条件的侵袭和战火的摧残,历经千年沧桑却依旧存在。可见槐树历史之悠久。现在,卯庄的槐花小巷已不复存在了,可槐花的香气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里。勤劳智慧的卯庄人不正如槐树一样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从来都没有退缩过。就这样世世代代,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让我们的优良传统永续流传。在梦里,又栽培了好多好多的槐树,待到五一节,还来品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