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回乡偶拾一碗辣椒花,品出浓浓乡亲情齐鲁
TUhjnbcbe - 2023/10/19 17:37:00

医院工作,早就习惯了“人家放假咱值班”。中秋和国庆双节相聚,小长假仍是别人的。这个季节,正好赶上秋忙。老家那边的山楂熟了,父亲一人在家忙得顾不上做饭,母亲便跟我们商量带俩孙子回老家。大儿子梓航上小学四年级,放假八天,老师布置了适量作业。小儿子熙顺特别淘,一个人有时都看不住他。母亲回老家,不可能去果园帮忙,顶多就是照顾俩孩子,找点空闲做做饭。父亲也没指望母亲回去帮忙摘山楂,能帮忙做做饭就满足了。母亲提出回趟老家,梓航也想回去待几天,我就趁下班时间开车把他们送了回去。单位离老家三十几里路,算不得远。驱车回去,十几二十分钟即到,路上拥堵时也就半个多小时。母亲带两个孩子回家后,我们夫妻俩每天下班后也都回老家去住。中秋节晚上,吃晚饭时,发现家中有一碗辣椒花。我喜欢吃辣椒花,只是去石碾上轧辣椒花费时费力,母亲照看着俩孩子,不可能抽得出时间。吃完晚饭,闲聊时得知,母亲回老家后,左邻右舍的乡亲给我家送了不少东西。桌上那碗辣椒花,是邻居三嫂送的,送了满满一大碗。院中那一提兜茄子,是同村一个大嫂送的,她还送来不少鲜鱼。大嫂说,鱼是她女婿在河中钓的,拾掇干净才送我家的。她还送了两包刺槐花,是春天从树上捋的,算不上贵重,却也是稀罕物。村子最下边的四大爷,七八十岁了,知道母亲回家了,赶紧送来一包自家种的板栗。村西的婶子送来一包苦菜茶。母亲说着这些,我感到的,是暖暖的、丝毫没有杂质的乡亲之情。这家送把豆角,那家送几个茄子,这家给捆韭菜,那家给几个萝卜,母亲回家这几天收了不少“礼”。母亲跟我说起,觉得挺过意不去。我跟母亲说,送来了就收下吧,这种乡情不能拒绝。母亲收的“礼”,都不是多么贵重的,却称得上稀罕物。就说辣椒花吧,辣椒都是自家地里栽种的,采摘辣椒后,抽农忙的空闲,经过精心挑选,选色泽好饱满无虫的那些,冲洗晾晒干带到村里的石碾上碾轧。这样轧出来的辣椒花,除了辣味和清香外,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这种味道,是集市上机器做出来的辣椒花根本没法比的。刺槐花也是稀罕物。春天刺槐开花时,有的乡亲会去树上采摘。把鲜刺槐花放在沸腾滚烫的锅中焯水,控水后晾晒,干燥后装起来储存。也有的是把焯水后的刺槐花用手攥挤成团,再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冻起来。但不论哪种储存方式,存货都不会太多,一般也就两三包的样子。绝大多数人家都嫌费事,根本不愿去采摘,更不会这样加工、储存。乡亲之情,是未被包装过的,一点都不华丽,往往就只是一碗辣椒花、一捧苦菜茶、几条小河鱼、两团干刺槐、一小袋板栗的赠予。且赠予就是赠予,不附带任何条件,纯粹是萝卜白菜那样寻常的一种礼尚往来。这种情,不奢华,却质朴和真实。在乡村里,在左邻右舍间,触得到、摸得着。车水马龙的闹市中,鳞次栉比的楼宇内,讨价还价的交际场上,这种情则难以奢求。老家那边的乡亲们之间,就连谈笑声都是流溢着真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回乡偶拾一碗辣椒花,品出浓浓乡亲情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