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养蜂人重新踏上逐花路新华社客户端
TUhjnbcbe - 2023/7/24 23:31:00

汪建国的多箱蜂箱。新华社记者汪海月摄

新华社合肥4月29日电(记者汪海月)耽搁了一个月后,54岁的养蜂人汪建国和妻子胡学风终于又踏上了追花逐蜜之路。从老家安徽省绩溪县一路向北余公里,他们将在两天后到达甘肃省宁县,在那里酿采槐花蜜。

“往年,我们3月下旬从老家采完油菜花后就会开着卡车带着蜂群转场到苏北继续采蜜,但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不敢出去,只能在家待着。”汪建国说。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蜂蜜生产国,蜂蜜产量占全球四分之一左右。巨大蜂蜜产量的背后是数十万走南闯北追逐花期的养蜂人。

从35岁开始养蜂,汪建国眼瞅着自己的蜂箱从一两箱扩大到箱。每年这位养蜂人会和妻子,还有家中的一条*狗春日里从家出发,载着蜂箱和帐篷辗转向北去往江苏、甘肃、*采蜜,待到8月中旬没有花的时候再往回赶。

汪建国和老乡在整理蜂箱。新华社记者汪海月摄

“越往北花期越晚,时间越长。油菜花、泡桐花、向日葵、*的山花都是我们的蜜源。”汪建国说,从9月到次年3月油菜花开之前,他们会在老家用白糖喂养蜜蜂,半年时间要喂七八吨白糖。

而今年因为疫情和天气,他们难以在3月转场江苏,喂养蜜蜂的时间又增加了一个月。“多箱蜜蜂一天要吃斤白糖,一天要多花多元,而且因为错失江苏的花期,总共损失了差不多3万元。”汪建国说。

3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采取务实有效措施,推动养蜂业尽快全面复工复产,这为蜂农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汪建国所在的绩溪县是养蜂大县,全县有余名蜂农。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养蜂人开始陆续收拾行囊,启程上路。

汪建国在收拾东西准备出发赶往甘肃采蜜。新华社记者汪海月摄

胡学风说,如今周围30公里范围内的20家蜂农,只剩下两三家还未走,他们算最后一批。走之前,夫妻俩从老乡那里打听到由于各地情况逐渐稳定,体温测量正常就可以转场采蜜,无须隔离14天。为蜜蜂运输开通的“绿色通道”更是为蜂农们免除了车辆通行费。

安徽省绩溪五蜂园蜂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观跃说:“由于蜂蜜能增加免疫力,今年蜂蜜需求增加,4月份网上销售一天发出0多个包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周观跃的话为汪建国这样的蜂农增添了更多信心。

“蜜蜂给庄稼授粉能够增产30%,当地老百姓看到我们这些蜂农都会很高兴,说蜜蜂带来了财富。”汪建国说,当地老百姓还会免费送来大米和蔬菜,免收场地费。

在汪建国和妻子看来,尽管错过了一个花期,但只要出发,往前走,就有希望。“前路有很多的未知性,但现在随着一切的回暖转好,我们相信会‘蜂’回路转。”胡学风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蜂人重新踏上逐花路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