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聊起比亚迪这个品牌,知名度确实是没问题,可品牌形象却是很普普通通的国产车形象,在当时,几乎没人拿它跟合资去比。可十多年时间过去,比亚迪的F系列虽然仍旧深入人心,但它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吴下阿蒙了。比如不再用价格屠刀的比亚迪海豚,在10月份就拿到了台的销量,这个成绩,不仅是同级顶尖,也是一个让飞度等燃油对手新生忌惮的存在。
很多人都知道,比亚迪新一代电动车发力的时候,在定价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的。比如汉EV这款车,论级别,它其实是跟ModelS一个级别,且不说要跟它一个价,比Model3高一档是完全没有问题,但跟同级别的其他车型比起来,比亚迪汉EV最高不到28万的定价却是要更便宜。因此在一些理性的消费者眼中,汉EV其实是有“品牌负溢价”的,换一种说法就是在耍价格屠刀。
相比之下,海豚却没有再继续采用这样的策略,作为一款小型纯电动车,它9.38万起的价格跟飞度等合资小型燃油车旗鼓相当,对于这个价格,算是一个不贵也不算便宜的定价,毕竟作为一款电动车,它的成本还是要比同级燃油车更高,但相比那些价格内卷的电动对手,它的价格又没有到那种面对合资对手退避三舍的状态。
可不耍价格屠刀的比亚迪海豚,仍是火了起来,因为对于这个超过六千台的销量成绩,如今一些合资小型车也同样难以做到。而众所周知的是,在电动车市场,除了宏光MINIEV、特斯拉那种异类之外,一台电动车的销量能够达到同级燃油车的一半左右,就已经是很成功了,毕竟眼下燃油车仍旧是主流。从这个角度来看,海豚不仅成为了同级一哥,它这个成绩也足以让飞度等对手紧张了,抢在了合资对手前头的比亚迪,显然在以后更容易成为一家“历史悠久”、“更有品牌底蕴”的存在。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正是因为比亚迪出色的电动技术带来的品牌影响力蜕变。如今,谈起电动车,人们首先想到的两个品牌便是特斯拉和比亚迪,两者的技术PK,处于一种整体不相上下,各有特色的状态。甚至要论全面性,特斯拉还拼不过比亚迪,毕竟比亚迪不仅能自己研发甚至生产三电系统,连芯片等核心零部件它也都能搞定。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如今的比亚迪不仅是自主电动霸主,也俨然成为了一个科技公司。
更关键的是,相比于推出Model系列之后便没有什么新动作,在口碑和服务方面却是跌入低估的特斯拉,比亚迪海豚却只是它的一个新开始,打造了这款车型的e平台3.0,已经在磨刀霍霍了,这个平台各方面的实力都又上了一个台阶,比如最高续航能达到公里,最快加速能到2.9秒,加上新的热管理系统和电气架构,有些沾沾自喜也不把消费者放眼里的特斯拉,或许骄傲不了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