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庆长假期间,电影《长津湖》的热播,将人们一下带回那个热血沸腾的岁月。
这时的人们才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一转眼七十年过去了,当年参加长津湖战役的 老兵,还活在世上的已经屈指可数。
在这些老兵中,有一个十分特殊的英雄战士,他就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过数百次战斗,两次创造奇迹的“活死人”朱彦夫。
其实,相比较朱彦夫的英雄故事,他的爱情故事更是感人至深。他的妻子22岁嫁给了他,默默守护55年,病逝后,朱彦夫不顾他人的反对为妻子披麻戴孝。
朱彦夫父亲名叫朱青祥,母亲名叫郑学英。父亲除了耕种三亩薄山地,还去南乡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朱彦夫5岁那年,家乡被日寇入侵,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悲惨。父亲在给八路*送情报时被*子打死。
父亲牺牲以后,家里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一连几天,姐姐没有回家,原来姐姐朱艳花被卖给别人当了童养媳!一个活泼的小姑娘,只换来了两斗小米!
有一天晚上,母亲发现小儿子朱彦坤也不见了。直到十几年后小儿子归来,一家人才知道真相。原来,他是被舅舅骗出家门,卖到蒙阴县。
一家五口,现在只剩下母子二人。母亲带着朱彦夫也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为了解决温饱,朱彦甫没日没夜的为地主工作。就这样,朱彦夫瘦弱的身躯却磨炼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年9月,年仅14岁的朱彦夫参了*,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的一员。朱彦夫参*后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兖州之战。
在渡江战役中,朱彦夫的班俘敌人一个营,立集体三等功。
解放上海时,他和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炸毁了三个敌人的碉堡。16岁的朱彦夫腿部受伤,立三等功,光荣入*。
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16岁的朱彦夫随*出征, 奔赴前线参战。同年11月,长津湖战役打响。在遮天蔽日的枪林弹雨中,朱彦夫跟随部队与装备精良的美*第10集团*展开激战。最终,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惨烈战斗中,朱彦夫吞下了被炸飞的左眼球,成为了唯一的幸存者。
然而,当时受伤的朱彦夫处境并不乐观。敌人的流弹击中了他的左眼和腹部,他的伤口不断流血。若是不及时处理,恐怕也会牺牲在战场上。
战斗结束后,朱彦夫撑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想要走回阵地。但是他还没走多远,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重重地倒在雪地里。
好在朱彦夫昏迷后不久,就医院抢救。由于长时间处于极寒环境,朱彦夫四肢冻疮,膝盖和手腕的伤口化脓严重,已经到了血肉模糊的程度。
为了挽救朱彦夫的生命,医护人员商量后为他进行了截肢手术。朱彦夫膝盖以下、手腕以上溃烂的皮肉都被锯掉。然而,在他体内的七枚弹片却无法取出。
一场大战,让原本健康的朱彦夫彻底成了一个无手脚的“残疾人”。绝望之中,他萌生了求死的念头,开始尝试各种方法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来,他不想给国家添麻烦。二来,也不想以一副残废的身体活在世上。
起初,朱彦夫想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护理人员接到上级指示:确保朱彦夫的安全。所以,一到吃饭的时间,护士总是逼着他吃饭。
紧接着,朱彦夫又萌生了跳楼的念头。他趁护士不注意,偷偷溜到屋外的走廊,却发现没有手脚连窗台都爬不上去。后来,他又想通过吃安眠药的方法离开人世,却被护士制止了。
*队的领导得知朱彦夫有了轻生的念头后,医院劝阻。一个领导对他说:“你对得起那些死去的战友吗?你对得起救治你的医生护士吗?你有什么资格轻生?”
听到上级领导在耳边咆哮,朱彦夫心里很痛,他知道领导是为了他好。是啊,想象那些牺牲的战友,自己还活着,又有什么资格轻生呢?后来,在领导的劝说下,朱彦夫终于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自从领导走了以后,朱彦夫像变了人似的,他开始学会自力更生。经过数百次锻炼,他能自己吃饭了;经过数千次练习,他能够自己安装假肢。两个月后,他创造了奇迹,竟然奇迹般的站了起来。
站起来的朱彦夫为了不给国家添乱,年他放弃了国家给予的特护治疗回了老家。
他的家乡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是著名的“乞丐村”。那天,当突然回到家乡的朱彦夫出现在母亲面前时,母亲心如刀绞。母亲无法想象,当年还是一位挺拔的少年,如今却成为了一个没有手脚的孩子,母亲伤心欲绝。
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朱彦夫一个人住在破旧的小房子里,苦练生存技能。由于条件艰苦,伤口反复发作。他忍了又忍,直到一场大雨过后,民*局局长武宪德走进了他家。
就这样,在武宪德强制命令下,朱医院。只是让朱彦夫没有想到的是,医院之行却邂逅了他的爱情。
年,年仅20岁的漂亮姑娘陈希医院工作,她无意中看到了一位特殊病人。
这位病人没有腿脚,就连视力似乎都有些受损,但即使被困在这样一具残缺不全的身体里,这位病人的脊背依然挺拔,整齐地戴着假肢,一步一步地在走廊里缓缓走着,看到这一幕,陈希勇不禁心头一紧。也是从这一刻起,陈希永就再也忘不了这个身影。
陈希永打听后得知,此人就是张家泉村的 英雄朱彦夫。
大家要想了解关于朱彦夫的故事,推荐大家可以看一看这本《极限人生》,里面详细描述了关于朱彦夫的一生。
恰好陈希永的姑父武宪德在地方*府工作,对朱彦夫的事情了如指掌。
于是,陈希永找到了姑父,想要认识一下这个坚强的人。看着陈希永认真的眼神,武宪德叹了口气,将朱彦夫的故事告诉了她。
听了姑父讲述的故事,陈希永眼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没多久,经过武宪德的介绍,两人正式认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也越来越熟悉。就在组织上要武宪德给朱彦夫安排婚配的时候,朱彦夫想到了陈希永。
对于姑父的提议,陈希永微微点头。其实,陈希永早就对朱彦夫有了好感。但知道此事的朱彦夫却十分反对。因为他不想因为自己拖累这么好的姑娘。
得知朱彦夫的心思,陈希永鼓起勇气直接找到了他:
我也是劳动人民,不怕吃苦。没有眼睛没有手脚有什么关系?我就是你的眼睛和手脚。”朱彦夫听了如此真诚坚定的话,再也无法拒绝,年9月,两人正式结婚。
婚后,陈希永跟随丈夫回到贫困的张家泉村,从此成了朱彦夫的“拐杖”。从那以后,陈希永的苦日子也随之而来。
首先,丈夫的身体有残疾,她需要早起,为丈夫煮药、做饭,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即便是怀孕的时候,也是一样。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年,朱彦夫被选为村支书,为了全心全意工作,增加村民的收入,他决定开荒。为此,他用一个冬天的时间,拖着17斤重的假肢,翻越了6座大山、3条大峡谷。而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妻子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其实,此时的陈希永比丈夫更困难,她不仅要做丈夫的“拐杖”,还要时刻为他防备意外。回到家后,她还要做饭和做家务。
年,因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张家泉村陷入饥荒。为帮助村民渡过难关,朱彦夫每月拿出几十元的伤残抚恤金。至于家里的困难,他让妻子去想办法。
当时,夫妻俩已经有了好几个孩子。每次做饭,她都会先给婆婆和老公端上来,然后喂孩子,最后剩下的一点粮食,才舍得吃上一口。为了节省粮食,她背着家人偷偷吃槐花。由于过敏,她的脸肿了,眼睛只剩下一条缝。
看到妻子的样子,朱彦夫心疼不已。每次吃饭,他总是吃不到一半,剩下的留给妻子……
尽管生活如此艰难,但夫妻二人仍然倾其所有,帮助有需要的人,不用说,村里的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得到过他们的帮助。
“我能为村里的建设做点贡献,主要因为我身后有了妻子的支持。”朱彦夫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知道,自己欠妻子太多。而陈希永一直守护在朱彦夫身边55年,不管生活有多么困难,她从来没有离开。
年,陈希永离开了人世,朱彦夫不顾家人的反对,为妻子披上麻衣尽孝。他感谢妻子55年来对他和家人的照顾,让他有机会放手一搏。在他看来,他的荣誉勋章都有他妻子的一半。因为没有这根“拐杖”,也就没有他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