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母亲的心里都流淌着一条温暖的河流,里面流淌着对孩子浓浓的爱意,无尽的牵挂,深深的祝福·····这条母爱之河,生生不息,流淌着,流淌着······
三十多年前,在我的家乡,有一个懂事听话的小女孩,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如画,可她的命运却令人扼腕……
如画是我老家远房亲戚家的孙女,她的父亲是一位农村代课老师,由于家庭贫困,个子又矮矮的,这在农村是不好处对象的,好在他的邻居是本村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这家心灵手巧的姑娘看中了他的老实和善良,还有他埋头看书的样子也让姑娘崇拜,尽管姑娘比他小好几岁,但性格泼辣的姑娘还是大胆地向他表白……
一开始,两人偷偷地交往,慢慢地,被细心的相邻发现两人在树林里约会,于是风言风语在村子里疯传,说小小教书匠欺负人家小姑娘,后来姑娘的几个哥哥把教书匠打了一顿,也把自己的妹妹看管起来不让她出门,可没过几天,教书匠就消失了踪影,他父母说他出去干活了,可那个思念她的姑娘一直在等他……
一年,两年……日子一天天过去,五年过去了,可还不见他的踪影,也没有一点关于他的消息,女孩家父母催着女孩找婆家,可她就是不答应,非要等他的消息……
后来,又过了几年,女孩已是没人娶的大姑娘了,还是没有等来他的消息,她表示一辈子不出嫁了,由于这些年的思念牵挂,心情抑郁,身体病病殃殃的,老母亲已去世,哥哥们已分家过日子了,只有老父亲和她一起生活,老父亲心疼女儿,为女儿想法收养了一个弃婴,当亲戚抱来那个小小的娃儿时,没想到那个小小娃,看到姑娘竟然笑了一下,两只可爱的眼睛立即成了弯弯的小月牙,也许是这小小娃和她有缘吧,姑娘心里也是像被触电一样感应了,于是就耐心抚养这个小小娃儿,老父亲为这个小小娃儿找了镇上最有学问的*老先生取了名字:如画
如画在这个新家里,得到了足够的疼爱,母亲对她照顾地细心又全面,眼看着一天天长大,如画长成了一个懂事聪明的小姑娘,母亲和外公心里也乐开了花……
可好景不长,如画刚刚上了半年学,街上孩子们常常说她是她没有爸爸的“野孩子”,如画几乎三天两头的哭闹着要爸爸,母亲疼在心里,苦在心里,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可自己又不能解决这个难题……
一次如画放学说要吃槐花饼,可能看到人家同学吃了,母亲那几天正好身子无力,可还是领着如画,去村后山坡上采摘槐花去了,可发现只有山崖危险处的槐树上有槐花,其他的树上已被村里人采摘光了,母亲只好小心翼翼地站在山崖上用钩子勾着树上的槐花,可一阵疾风吹来,母亲回头看一眼孩子是不是有事,可此时脚下一滑,竟然掉下山崖,孩子吓得没命地大哭,引来了附近在山上放羊的刘老汉,刘老汉赶紧又喊远处在地里干活的几个人过来……
人们好不容易把如画母亲救上来,可已摔的头破血流,惨不可睹,可怜如画这个小孩子被母亲的样子吓得几乎傻掉了,眼睛直勾勾的,一脸惊恐,浑身打颤……
后来,过了几天,如画母亲就离世了,如画这孩子又一次大受刺激,后来竟然变得疯疯傻傻的,外公心疼女儿的离世,一病不起,如画只好跟随着几个舅舅家轮流生活,可几乎每家都不喜欢疯疯癫癫、傻而吧唧的她,慢慢地,一个小女孩就完完全全地疯掉了,傻掉了……
如画成了村庄里的笑料,她的名字也没有人叫了,“小疯子”、“小傻子”就是她的名字了,外公去世后,她更没有一个人疼了,整天在街上被孩子们戏弄和追打……
再后来,有一天竟然不知疯癫到哪儿去了,几个舅舅象征性地寻找了两天,也没再找到……
此后,村子里安静了,街上也听不到如画的哭喊声了……她去了哪儿?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
假如如画的母亲还活着,假如懂事的如画没有疯,那该多好啊!可世间的事,又怎能有多少“假如”呢……
但愿天堂里没有离散,没有疯癫,只有爱……
作者简介丁照清,教师、自由撰稿人,勤于写作,多篇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发表于报刊、杂志、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