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许多创业者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开启头脑风暴、碰撞思想火花、挥洒辛勤汗水、绘就发展蓝图,这里不仅是他们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孵化器”,更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业态、新经济的聚集地。这里,是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
这几天,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科技园海洋生物工程实验室在站博士后刘凯正在忙于实验室课题的推进工作,作为本地首家海洋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养殖尾水处理、海洋生物发酵提取生物助剂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据刘凯介绍,目前,实验室已经成型并即将申请专利的成果有4-5项,2项产品已经进行大田试验。
图
大学科技园外景
同样在科研方面快马加鞭的,还有坐落于此的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研究院专注于研发新能源电池相关材料、石墨烯分散液类高端稀缺化学品等产品,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的技术研发在东营市甚至山东省都是首屈一指的,除此之外,在人才引进,包括设备的投资、专利的布局、项目的产出等方面同样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庆伟介绍道。有了高层次的孵化载体,科技创新自然如虎添翼。在海科创新研究院围绕新能源材料、特种化学品、医药三大领域发力的同时,“小海豚”这个品牌的出现,也让人耳目一新。海科集团市场部总经理王爱介绍,“我们将海科集团产业链的品牌价值进行了整合,借助无畏燃油、‘小海豚’品牌以及海科品牌之间的打通,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图
“小海豚”品牌
良好的环境是企业孵化成长的“土壤”。大学科技园积极开展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培育,组织召开疫情期间税收优惠*策解析、科技惠企*策解读等培训活动25次,培训企业多家次。近日,大学科技园帮助办理的一张房产证,解决了东营市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筹备上市的一道难题。山东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宝花说:“大学科技园的服务特别周到,环境也特别好,今年公司正好想上新三板,如果房产证办不下来,我们就没有办法上市,多亏了大学科技园帮我们把房产证办理下来,解决了一大难题。”近年来,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创业孵化功能,建设专业化创新创业载体,大学科技园数创谷便是其中的成功案例,通过引进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形成氛围浓厚、业态丰富、技术先进、应用广泛、支撑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构建起在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数字创新产业生态圈。
图
大学科技园外景
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创业指导科科长孙玉钳表示,“在众创空间人才引进方面,我们引进了重庆誉存大数据有限公司陈伟博士团队。同时,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作用,通过园中园的模式引进了数创谷,目前项目引进的数创型企业达到了26家。”一家家企业创新活力十足,一项项业界先进技术和产品在这里孕育、成长,园区将进一步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引领大学科技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