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有不少动物保护团体呼吁,水族馆等展演场地的海豚因承受巨大心理压力,造成过劳死、忧郁死的状况。日前,一间研发公司设计出一款“间谍海豚”,也就是“机器海豚”,有望在将来取代被圈养的动物。
根据外媒报导,纽西兰企业家MelanieLanglotz和她的伙伴LiWang过去曾受中国企业邀请设计一座水族馆,不过因他们对圈养动物抱有疑虑,拒绝了这项邀约,却因此萌生出设计机器动物的点子。
起初,Langlotz找了许多机器专家讨论,“但每个人都告诉我这太难了,因为电子元件必须长时间泡在水裡。”
后来,RogerHolzberg和WaltConti加入了这个计划,他们曾为《侏罗纪世界》、《星际迷航》、《威鲸闯天关》等电影制作动物机器人,Holzberg过去是迪士尼创意总监,这次他结合动画技术与科技,设计出外型与真海豚几乎是一样的“间谍海豚”。
这个机器海豚重公斤,从重量、骨骼结构到肌肉纹理都是模拟自了一只年轻的瓶鼻海豚,它们的身体里合成了帮助漂浮的脂肪泡,当人类触摸它时,会感觉到它是一只活海豚。
这款海豚可以在水中游10小时,充电充足即可上场表演,和人类互动,并遵循人类的指令。他们表示:“机器海豚永远不会不理人或对人不友好,这是相比真海豚的优势。”
这款机器海豚价格约为万美元,比真海豚贵出3至4倍,但免去照顾的费用,使用寿命也更长。
设计出间谍海豚的新创公司EdgeInnovation商务拓展人王立表示:“我们必须说服水族馆这是一项能获利的商机,能比活生生的鲸豚赚得更多。”他指出,圈养海豚的寿命通常不到野生同类寿命的一半。
Holzberg则表示,由于道德观点和活体动物的成本,海洋公园产业收入下滑,但人们与动物接触的渴望却很强烈,“我们认为,是时候改变这一行业了,机器海豚可能更人道,同时也带来更多利润。”
而未来,机器海豚有望应用在障碍治疗、电影产业道具、野生动物教育,甚至翻转水族馆这个产业。王立表示,中国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盖了30多座水族馆,已经有些馆方与他们接洽,并承诺用机器海豚取代活体。
声明:本文由优潜YouDive整合网络新闻原创编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转发,转载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