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太阳花middot海豚小队活动第二站 [复制链接]

1#

11月7日上午,求是二附小太阳花中队·海豚小队的7名小成员戴上红领巾,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南区的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在这里,一场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与山西省云冈石窟研究院承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正在展出。

展览分为四个单元——岁月留菁华、云冈再发现、考古新成果和数字化再现,精选云冈石窟研究院所藏石雕造像、碑刻、陶瓷器具、建筑构件等文物件(套),回顾并整理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和记录云冈石窟的中外学术文献、珍贵历史影像,向大众展现了多年前北魏皇室开凿的这豪华富丽的古老雕塑。

7名小小少先队员跟着大人的步伐一步步深入探寻,展厅内幽暗的灯光和布置,仿佛让我们真实地进行了一次石窟探秘之旅。进入展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张我国四大石窟的分布地图,这幅地图让小伙伴们了解了我国最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对着这幅地图,我们对地理知识颇为熟悉的宋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解了每个石窟对应的现在的地理位置以及石窟分布在这些位置的一些历史渊源,讲解完,小朋友们还来了一场抢答比赛,一个个都是“知识小能手”,回答的都条条在理哦。

小小热身之后,我们正式参观了四个单元的展览。“岁月留菁华”单元展出的是出土自窟前和窟顶佛寺遗址的部分造像,这些造像不仅有着残缺之美,而且历史信息丰富,这一部分的展品作为“开胃菜”,向大家展示了云冈初印象。紧接着是第二单元“云冈再发现”。年,日本建筑史家伊东忠太调查了云冈石窟,成为向近代学术界报道云冈石窟的第一人。年3月号的《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大量关于云冈的精美照片,这让云冈石窟走进了西方大众的视野。这一单元展出的物品呈现了云冈石窟百年来的研究与记录,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云冈石窟在中国建筑史和雕塑艺术史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三单元“考古新成果”则是通过一部短片介绍了近30年来云冈石窟考古的最新发现,小朋友们一个个都看得聚精会神!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震撼的第四单元——数字化再现。一进入这个展厅,小伙伴们就仿佛置身于真正的云冈石窟洞窑之中,绚丽的色彩,精致的雕琢,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等等,引得小伙伴们阵阵惊叹。在随后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们得知,这部分展出是通过3D打印技术复刻出来的,实现了石窟“可移动”,是云冈石窟“行走”世界迈出的第一步。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项目组为了能制作这样一个令人惊艳的展品,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着实不易。小伙伴们听了之后,对3D打印技术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纷纷去体验了一回3D打印巧克力。

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大课,让他们感受了多年前人类文明的雕琢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千年古韵就是在这样生生不息地记录和流传着,代代芳华!回首历史,我们看到了匠心技艺;展望回来,我们期待科技突破想象。

下一站,我们会更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