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豚入场,搅局小型车市场 [复制链接]

1#

出品

破浪图文组

赵妙琳

责编

章丽娟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海豚”这个车名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长城“动物园”又添“新物种”了。

出人意料的是,这居然是比亚迪今天开启预售的新车,不得不说,这车真的“很不比亚迪”,如果遮住上格栅“BYD”车标,根本猜不出是哪家的新车。

大家还记得4月份上海车展上比亚迪亮相的那款完全颠覆“王朝”系列设计风格的概念车吧?没错,就是这个“海豚”。

除了命名、设计风格迥异之外,“海豚”的实体车亮相也十分别具一格。它首次

亮相在ChinaJoy上,跨界触电二次元,造型呆萌的它进行跨界营销,很难不引起热议。

诚然,比亚迪“换风格”推出小型电动车,不过是为了更完善自身的产品布局,是合乎情理的一件事,也是众多车企的一贯作风。

但深思之下,比亚迪在小型车尤其新能源小型车呈一片“蓝海”的节点下,推出定位为小型电动车的海豚,是大胆又冒险的一个举动。

萎缩的小型车市场,成新能源新战场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小型车在走下坡路,是有目共睹的。

一方面,“以大为优”不只是消费者在选择手机、电脑配置上的态度,也是挑选汽车产品的观点,所以SUV市场一直都红红火火,而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不少车企都在纷纷推出带有“PLUS”“L”等后缀的加大型车。

另一方面,近两年微型车市场遍地开花,以红菱宏光MINIEV、奇瑞小蚂蚁、长安奔奔EV等为代表的微车纯电车成功圈粉了不少消费者,尤其宏光MINIEV,甚至力压特斯拉,蝉联电动车销冠,随着不少车企以其为成功样本接二连三推出微型车,微型车市场份额仍不断扩增中。

而相较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的它们,夹在其中的小型车却像是在“夹缝”中生存,尤其是小型电动车,发展更为黯淡,海豚的诞生,给我一种车企开始重新摸索这个被忽略的市场的意味。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提到的小型车较为严谨,指A0级的车,而A00级归纳到微型车。

回顾过去,在中国消费者刚接触汽车生活的时代,小型车因其廉价、实用、方便的属性受到了国人广泛欢迎。

年,是中国小型车市场最活跃的时期,其市场百花齐放,容纳了上汽通用赛欧、上汽大众POLO、长安福特嘉年华、广汽本田飞度、广汽丰田雅力士、一汽丰田威驰、东风雪铁龙C2等多款车型,小型车产品销量占据了轿车市场的22.1%。

但这也是分水岭的一年,这一年过后,其销量占比逐年下滑,年跌至18.1%,年跌至9.4%,小型车市场走向了快速萎缩的道路,而面对小型车持续颓靡的销量,众多车企不得不停止在该市场投放车型,选择继续做的车企形势也不容乐观,如铃木的最终结果便是直接退出中国市场。

近10年来,曾风靡一时的小型车中选择停售的车型越来越多,如今只剩下飞度、Polo、致炫等屈指可数的几款车型,其市场占比甚至跌至3.4%,由此也引人猜测:中国的小型车是否已经到了至暗时刻,再难以崛起了?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国人对汽车功能需求提高,更追求汽车的大空间和豪华感,空间小、价格低廉的小型车显然难以满足,曾经叱咤风云的它逐渐被淡化似乎也是无可厚非。

虽然小型车市场大幅萎缩,但说它完全被取代几乎是不可能。有需求便有市场,这些十万元级左右的小型车很好地满足了某部分群体的需求,比如刚毕业进入社会需要代步工具的年轻人、追求小巧和精致感的新手女司机等。

相较SUV,小型车缺少大空间,但比起宏光mini等微型车,小型车无论是性能、基础配置或是安全性,却都要出色不少,廉价感相对低一些,能抓住对汽车产品力、体验感追求更高的年轻人。

目前,国内小型车市场虽小,但却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从销量上看,现阶段的小型车市场依旧是由燃油类主导,以飞度、Polo、致炫为领头羊,形成了几家独大的局面,欧拉好猫、奇瑞E3等新能源小型车也占据了一定份额,但却被远远甩在了后面。

由此看来,本应作为小型车最大目标群体的有严格购车预算的消费者,似乎形成了两个极端状态,一个极端是在预算范围内买最好的性能,如由本田地球梦发动机加持的拥有越级动力的飞度,6、7月份均保持销量过万,连续位居A0级轿车销量冠军。

另一个极端是花最少的钱买自己最需要的,即只是需要一个代步工具的消费者,反而不会考虑加购新能源小型车,而是选择价格更加低廉的微型车,既然都有“绿牌”红利,那何不买一个更便宜的呢?

因此,在小型车被持续蚕食的环境中,新能源小型车的局势显得尤为严峻,但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即便燃油更受消费者追捧,仍无法避免小型车市场会往新能源领域发展。

新四化下,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快,其竞争也在不断加剧,新势力车企和传统车企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争相把产品完整布局到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各个市场均打得火热,相对平淡的小型车市场也开始被看到,可能将成为新一轮“战场”。

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