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今天,年的日子已经走到了6月4日,等到明天的18点51分57秒,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丙”位,太阳黄经达到75°时,芒种节气随之就要登场。节气连着农事,芒种到,麦稍黄。按照我们河北廊坊这里的说法,芒种三天见麦茬。可以说,不同的小麦产区,一般芒种前后都要开镰或即将进入开镰收割麦田当中已经进入蜡熟中期,最适宜收割的小麦了。说起芒种这个节气的来历,本来就与有芒的麦子等收割有关系。只不过芒种期间,麦农们除了要赶着将自家麦田当中的麦子收割、晾晒、归仓外,还要紧赶着在收完麦子的麦茬地中,将夏玉米或者是夏大豆及时播种。在事涉芒种的农谚中,有一句借助槐花的稀稠来预估揣测夏播大豆长势和产量的农谚,告诉我们说: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这是为啥呢?怎么看槐树上槐花生的稀或稠就可以预知大豆籽粒的饱满或者是发秕以及收或不收呢?应该说,自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农谚,都是过去农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尽管槐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属于树形高大的乔木,可以生长到几米甚至是十几米或者20多米。而大豆却只不过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度一般也只有30——90厘米之间。不过,真要是论起亲缘关系来,能开槐花结出槐米的槐树和大豆却都是归类于豆科植物之中的。也许是亲缘较近的原因吧!同属于豆科的大豆和槐树,也有某些天然的共性或者说是共同点。首先说,它们一大一小两者之间的花期是差不多的。夏播大豆在8月份开花,而槐树的花期一般是在7——8月间。大豆在生长期内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55%左右,而槐树既不十分耐旱,也不十分耐湿。,50%的土壤持水量也是让槐树生的十分惬意。大豆和槐树这两种植物都适宜生长在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中,生长期内,大豆花芽分化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槐树则最适合在20——25℃的气温条件下生长开花,结出好槐米。本来就同属于豆科,槐树和大豆之间又有不少几近相同的生长习性,所以说槐树到了花期,树上槐花生长的稀与稠,注定是离不开环境因素影响的。花稠的年份自然可以说是气温和降水都比较适宜,而花稀自然就是受到了与稠时相反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对土壤持水和外界气温要求与槐树差不多的大豆,自然是可以把槐树生长开花的好坏作为自己是不是有适生环境的指示标志和晴雨表的。槐树适生开的花多而稠,证明大豆一定也有适生的气温和降水可以保证开好花、结好荚。花多、荚多,长势好,后续大豆植株上生的众多豆子肯定就是“收”了。假如,连树高根深的槐树都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没有长好,花开的又少又稀的,与槐树比起来不知要矮小多少倍的大豆,又能靠什么在相同的不利因素影响下,结出又多又饱满的大豆籽粒来呢?无论是降水还气温等只要是有一种因素对大豆的生长形成了不利影响,大豆植株上的豆子生的秕无疑就是必不可免的事情。槐花稠,豆子收;槐花稀,豆子秕。农谚有理!那就让我们期待年的国槐树上能够适时生出满树繁花,预示并真正让我们盼来秋末时金灿灿的大豆丰收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