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喜欢的郑州那些花儿,不在街道旁郑说 [复制链接]

1#
如何根治白癜风 http://www.jk100f.com/m/

上世纪八十年代,郑州街头的花不多。

印象最深的,是有个星期天全家过节似的去人民公园,看白玉兰。很远就看见玉兰树上开满了拳头大的白色花朵,树下被无数人围着。人群里我见到了好几个同班同学,也是跟着大人来的。

公园方面安排很多工作人员护着这几棵树,怕花朵被热情的群众摘掉,但落在地上的可以随便捡。于是热情的群众便握住树枝使劲晃,想把花朵晃下来,无奈花朵很难整个掉落,而是散成一瓣一瓣的飘落。阵阵惋惜中母亲挤进人群捡了好几瓣给我闻,还说好的花瓣都让抢走了,这几片比较完整。

这个地方的玉兰树如今还在,只是人们不再围观花朵坠落,而是去玉兰树西南边看蹦极的人跳落,毕竟玉兰在今天的郑州街头不再属于罕物。

白玉兰树(图片来自网络)

白玉兰(图片来自网络)

当年跟家人一起去看的人民公园白玉兰树(摄于年8月5日)

人民公园白玉兰树(摄于年8月5日)

白玉兰树花圃与蹦极装置(摄于年8月5日)

当年城市街道旁寻常能见的花只有两种,而且都是长在树上的,一个是刺槐上的槐花,一个是泡桐上的梧桐花。

槐花开在初夏,花香带着暑气幽然飘来,和着晚风直入胸臆。在餐桌上则伴着蒜泥的辛香,裹着面粉蒸后入口,齿感沙沙。我无法领略《红楼梦》里宝钗吃的“冷香丸”是什么气息,但对属于槐花的这两种“热香”,非常熟悉。

每到时节,大人就会举着细细长长的油黄色竹竿,一头绑上带勾的粗铁丝,钩住槐树的树枝使劲拧来拧去,直到把树枝拗断,带着一簇簇白色的槐花坠落地面。孩子们围上去捋着吃,甜丝丝,细白的花瓣配着绿色的钟形花萼,简直色香味俱全。

这个行为经常遭到另外一些大人的谴责,说树枝弄断了来年槐花会越来越少,槐树也容易死掉。如今,夏季城市路边的槐花树确实越来越少,超市里的槐花反倒很多,只是从冰柜里取出来过秤、交钱、打包回家,与买一瓶可乐差别不大,不再有采摘的乐趣了。

槐花树局部(图片来自网络)

槐花树局部(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公园槐树树干(摄于年8月5日)

人民公园槐树树干(摄于年8月5日)

人民公园槐树树干(摄于年8月5日)

槐花从树上摘着吃,梧桐花几乎都是掉在地上后我们才去吸吮。

我一直搞不清梧桐花一年开几次,总觉得春天和秋天都开花。放学路上的梧桐树一尺多粗,树冠如伞,树身有六、七层楼高。季节到时一开就是满满一树淡紫色,随风沉甸甸的打颤,一落就是一地的花头。花朵不分瓣,形状如略长的喇叭花,根部花萼拔掉露出小圆口,顺着此口轻吸花心,有花蜜味,颇有拔掉塞子饮香槟的意趣。

我们经常捡宝一样不停的捡着吸着这些“小香槟”,高年级的学生路过时哈哈大笑,说这些他们都吸过了,你们还吸。我们恶心的扔掉手中花朵走开,转身一看,那几个高年级的同学正在弯腰捡拾,抽烟一样美美的品味。

郑州街头不寻常见的还有合欢,说不寻常是因为它们只在解放路做行道树。每到夏天一开花,街上简直飘起来桃色的云。

我记忆中郑州街头的花,主要来自这些花树,而且个个身形高大,远远就能看见一树一树的亮白、淡紫和红晕,毫不吝惜的绽放给市民,为灰色的市井加一点香、一点色。

梧桐花开(图片来自网络)

梧桐花树(图片来自网络)

人民公园合欢花(摄于年8月5日)

大风车溜冰入口处合欢花树(摄于年8月5日)

与它们相比,当年花圃给我的印象无非是五一十一时大转盘里用盆花组合几个图案,周边再围几圈花盆。至于月季,当年见的少,大家谈论的更少。

形成这个“厚此薄彼”的记忆,并不全是来自我个人喜好,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技术原因:花树属于乔木,寿命都在几十年以上,而花盆里的花大多是草本植物,大多寿命一两年。我作为灵长类动物也是几十年的寿命,自然更容易记得年年得见的花树,对每隔一两年都换一波的盆花,更多的是叹红颜薄命:

落花流水春去也,换了盆花。

年年岁岁树相似,岁岁年年我不同。

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草本生植物,只是我喜欢的草花,不在城市道路旁。

其中一个经常开在在铁路边。

我上学需途径一段京广铁路,铁路旁长满了齐腰高的野草。我把高的野草想象为敌兵,把手中树枝想象为兵器,一路劈斩过去颇有万马丛中杀敌的快感。偶然,会发现草丛底部的一朵小黄花,五分硬币大小。停止“斩杀”弯腰观察,纤细的花蕊、匀称的花瓣,以及形成的精妙图案。最终的结果往往是摘掉往家拿,还没到家就枯萎得不行,丢掉。

我在这草丛中走了六年,没有见过成片的野花,哪怕是几朵开在一起也非常少见。这是自然之力使然,对此我虽有遗憾,但没有抱怨。

很像铁路边看到的小花(图片来自网络)

但对某些花我就敢抱怨,不但敢抱怨,还敢去“铲除”它们。

我们家属院里平房居多,住平房的人家经常在房子外面种一些倭瓜还是丝瓜,我分不清,因为它们好像从来没有机会结出果实。它们开的是大花,黄色的花瓣蔫蔫的像枯绌皮让人丝毫没有怜爱之感。对这种花我们通常采取集体行动进行“斩首”操作,反正就算被倭瓜丝瓜主人发现,他也不好去我们这么多孩子的家里告状。

倭瓜花丝瓜花的花瓣上有绒毛,这个属性比玫瑰要刚烈许多,玫瑰只是茎部带刺,倭瓜丝瓜花是花瓣表面带刺,而且成片,摸上去拉手,这会让你的汗毛起立,肉麻体验感十足,提醒你在儒家传统的中国给意中人送花要把握好尺度,送的太过就不好了。

因为给情人送的花属于“切花”类,我称之为腰斩后的无根花,它们比花盆里的花更不耐久,几天后就会枯萎,如何象征“又岂在朝朝暮暮”呢?

类似这样的花型(图片来自网络)

-END-

来喷喷,你记忆中“郑州的花”

作者简介:赫庭,老郑州李家布店之后。几十年没咋离开过郑州,小时候就爱瞎转,也没转多远,东不过花园路,西过不了西流湖,北就是东风路,南就是二七塔。现在没事闲了话就写点文字,不多,就是消遣消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