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仙茎线虫病症状及防治26057 [复制链接]

1#

水仙茎线虫病症状及防治


水仙茎线虫主要侵染花茎和鳞茎。感病的鳞茎在鳞片间常常产生一圈或多圈状褐色环斑,在夏季贮藏中尤其严重,可使鳞茎部分或全部腐烂,在茎基衰老鳞片有时可见大量线虫。线虫感染的鳞茎,种植后长出的叶片生长受阻,扭曲变形,肿大、皱缩,基部增厚,有时开裂,出现淡*或*褐色的泡状斑点,叶片中间的泡状斑要比边缘的大,而边缘的泡斑通常中心凹陷。花茎的症状与叶片相似。严重感染的鳞茎很少能长出叶片和花朵。


水仙茎线虫病是由线虫纲、垫刃目、垫刃科、茎线虫属的绒草茎线虫侵染引起的。病原线虫的雌雄成虫均为线形,体长1..3毫米,直径约30微米。繁殖与传播最适宜的温度为摄氏度。


水仙茎线虫在鳞茎残体或土壤中可存在年,在干旱条件下可存活20年。一雌线虫能产个卵,孵化后,主要侵染阶段是四龄幼虫,这阶段幼虫可以在环境恶劣情况下生存相当长一段时间。线虫从叶片和花茎的气孔侵入,向鳞茎扩展,有的线虫也可从鳞片进入,在此迅速发育。若纵切鳞茎,可见线虫蔓延踪迹。适宜的温度条件,一个线虫完整的生活周期约需天,在水仙上一个生长季节的增殖,能使整个鳞茎迅速毁坏。水流,人的园艺操作、工具的污染、带病鳞茎均可传病。


防治措施


1、清除感染的植株和鳞茎,挑选无病鳞茎作种球。在贮藏过程定期检拾销毁病残体。


2、种球在43摄氏度温水中浸泡小时,或在43摄氏度温水中加0.5%福尔马林浸泡小时。处理后的鳞茎应即用清水洗冷却,干燥或者立即种植。


3、土壤、工具应进行消*。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