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见报纸做的工装铁器造的海豚这285件 [复制链接]

1#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周小平通讯员刘研雪文图

▲作者梁有享画笔下的《父亲》,xcm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30)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美术学院届学生毕业作品展在校园内博物馆开展,展出有绘画、雕塑、设计作品共达件(组)。

▲展览吸引了同学们前来参观

故乡跃然纸上

▲刘鹏的《乌蒙·集》纸本设色×cm

记者了解到,此次毕业展一等奖作品是毕业生刘鹏的《乌蒙·集》,作者采用纸本设色来完成。“乌蒙者,华西高原,滇东北之山川也。这里的山川养育着勤劳朴实的乌蒙儿女。乌蒙不光是我的家乡故土,也是我的心灵净地。”刘鹏说,跃然纸上的不仅仅是他的全部情感,还有他对乌蒙儿女的爱。

报纸做成工装

▲刘志文的《聚焦》报纸×50×cm

展览现场,一幅用报纸制作的作品《聚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作者刘志文将报纸通过揉、缝的动作最终做成了工装系列衣服和防*面具。刘志文介绍,一方面是由于形式与报纸本身所贴合,另一方面则是报纸作为一种记录历史的工具,曾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工装衣服原本代表无数劳动人民。因此,聚焦的作品名称就显得无比有深意。

呼吁保护自然

▲詹祥隆的《海豚湾》综合材料×40×70cm

作品《海豚湾》获毕业展优秀奖,该作品利用综合材料,由冰冷的铁器、钢片、电机构成。作者詹祥隆介绍,灵感源于日本每年9月份在太极湾举行“杀海豚节”,每年将近有2万头海豚和幼鲸被残忍捕杀。这惨绝人寰的杀戮行为,使海湾变成血海,让人气愤不已。“每段钢筋的截取、弯曲,每一个焊点的连接,正是‘物我’的对话与思考,也正是对生命、对人与自然的思索,希望通过此作品呼吁大家珍惜生命,保护自然生物。”詹祥隆说。

羽扇纶巾

▲陶泽荣的《羽扇纶巾》树脂着色楠木25×20×58cm

作品《羽扇纶巾》是作者陶泽荣利用树脂着色完成的。“羽扇纶巾,不仅指的是周瑜,诸葛亮同样也是如此。”陶泽荣说,自古以来,诸葛亮深受人们的爱戴。他塑造诸葛亮目视前方,头戴青丝帽,手拿白羽扇,从容不迫、镇定自如地指挥着三*的形象,展现其从容儒雅,举止潇洒,体现诸葛亮才华出众、深谋远虑、神机妙算的个人魅力。

▲李龙秀油画作品《有机食品系列》

“每一件作品既有当代艺术的探索,也有传统艺术的研磨,更有实验艺术的尝试。”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件作品都凝固了学生们的心血与才华,体现了学子们对艺术的感悟与认知。

▲杨航杭的《旧屋记忆》

据悉,整个展览将持续至6月5日,感兴趣的市民可前往观看。

责编欧鸿审校夏祥洲总值班李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